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8643发布日期:2023-08-05 16: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口的,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市面上逐渐出现较为成熟电动汽车,采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电能更加清洁,获取的方式也更多。相较于传统的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的运转不需要发动机进行燃料的燃烧,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静谧性和舒适性更好,对乘车人员的体验感更好。

2、电动汽车获取能源的方式就是充电,随着对电池以及充电能力的研究,现有的电动汽车上均设置有快充充电口和慢充充电口。多个充电口的设置使得内部接线更为复杂,整车成本增加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多个充电口集成于一体,设置于同一个充电座上。这种集成式充电座的尺寸比单个充电座的尺寸大,并且不容易固定安装。现有技术中采用充电座与充电口盒固定安装,充电口盒再与车架固定安装的方式实现充电口盒的安装,而充电座的整体体积增大,充电口盒需要在充电座的周侧设置间隔距离,即充电口盒的内壁需要完全包裹住充电座设置,这就导致充电口盒的体积较大,充电口盒相对的两个侧壁还需要分别设置隐藏式转动臂和执行器,导致相对体积更大,最终需要在车身的外壁上进行较大开口处理,严重影响充电口盒的金属盖体的大小设置,进而影响车辆外壳的美观性和协调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口盒的充电座需要安装于充电口盒内部,导致充电口盒的整体体积增大,影响车辆的外观和协调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盒,包括:充电座和壳体,充电座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和连接座,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分别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壳体底壁,壳体底壁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充电口从壳体底壁远离壳体侧壁的一侧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充电口的侧壁与第一安装孔过渡配合,第二充电口从壳体底壁远离壳体侧壁的一侧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二充电口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孔过渡配合。

4、进一步地,壳体底壁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5、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有密封唇边,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装配后,密封唇边分别与第一充电口的侧壁和第二充电口的侧壁相贴合。

6、进一步地,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装配后,密封唇边与壳体侧壁之间的柔性材料,沿靠近连接座的方向弯曲,以形成向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抵推的力作用。

7、进一步地,充电口盒还包括盖体结构,盖体结构还包括盖体、钩形连接臂和转轴,盖体与钩形连接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钩形连接臂的第二端通过转轴与壳体侧壁可转动地连接。

8、进一步地,壳体侧壁设置有内腔结构,内腔结构沿远离充电座的方向向外延伸,转轴设置于内腔结构内靠近盖体的一侧,盖体封闭时,钩形连接臂位于内腔结构内。

9、进一步地,壳体侧壁远离内腔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执行器的安装腔,执行器与盖体配合具有锁定状态。

10、进一步地,连接座与车辆的安装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位于车辆主体与壳体底壁之间。

11、进一步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为凸焊螺母。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充电口盒和车辆主体,充电口盒为上述的充电口盒,充电口盒与车辆主体固定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了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充电口盒包括充电座和壳体,充电座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和连接座,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分别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壳体底壁,壳体底壁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充电口从壳体底壁远离壳体侧壁的一侧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充电口的侧壁与第一安装孔过渡配合,第二充电口从壳体底壁远离壳体侧壁的一侧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二充电口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孔过渡配合。通过在壳体底壁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使得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从中穿过,避免了在壳体内部进行连接座的安装,进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壳体内部所需要的体积,进而减少了充电口盒整体的体积,在车身上的开口面积得以进一步地减少。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口盒的充电座需要安装于充电口盒内部,导致充电口盒的整体体积增大,影响车辆的外观和协调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壁(2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2)均设置有密封唇边(223),所述第一充电口(11)和所述第二充电口(12)装配后,所述密封唇边(223)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口(1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充电口(12)的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口(11)和所述第二充电口(12)装配后,所述密封唇边(223)与所述壳体侧壁(21)之间的柔性材料,沿靠近所述连接座(13)的方向弯曲,以形成向所述第一充电口(11)和所述第二充电口(12)抵推的力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盒还包括盖体结构(30),所述盖体结构(30)还包括盖体(31)、钩形连接臂(32)和转轴(33),所述盖体(31)与所述钩形连接臂(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钩形连接臂(3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转轴(33)与所述壳体侧壁(21)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21)设置有内腔结构(211),所述内腔结构(211)沿远离所述充电座(10)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转轴(33)设置于所述内腔结构(211)内靠近所述盖体(31)的一侧,所述盖体(31)封闭时,所述钩形连接臂(32)位于所述内腔结构(2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21)远离所述内腔结构(211)的一侧设置有执行器(40)的安装腔(212),所述执行器(40)与所述盖体(31)配合具有锁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3)与车辆的安装架(61)通过紧固件(50)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车辆外壳与所述壳体底壁(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0)包括螺栓(51)和螺母(52),所述螺母为凸焊螺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充电口盒和车辆主体(60),所述充电口盒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盒,所述充电口盒与所述车辆主体(6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口盒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充电口盒通过在壳体底壁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使得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从中穿过,避免了在壳体内部进行连接座的安装,进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壳体内部所需要的体积,进而减少了充电口盒整体的体积,在车身上的开口面积得以进一步地减少。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口盒的充电座需要安装于充电口盒内部,导致充电口盒的整体体积增大,影响车辆的外观和协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