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温控结构、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1124发布日期:2023-08-14 14: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轮胎温控结构、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温控结构、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轮胎作为车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整车车重的作用;当前汽车轮胎的最外层是橡胶,而橡胶的性能易受环境的影响。乘用车在夏季或高温的户外长时间高速行车时、赛车在赛道高速续航或急加速急减速时,轮胎均会与地面高速摩擦而生热,从而加剧橡胶轮胎的老化与磨损,使得轮胎强度降低较快,易造成爆胎等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而在低温环境下,橡胶会变硬且橡胶的弹性会变差、脆性增大,易导致轮胎抓地力减小并造成打滑、刹车距离变长等情况,增加了驾驶风险。

2、目前的汽车中,对轮胎的升温多依靠外部热源实现,或通过慢速行驶进行暖胎,效率较低;而目前的汽车对于轮胎的降温则仅依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通实现,降温效率较低且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温控结构、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至少解决了目前的汽车轮胎升温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轮胎温控结构,应用于车辆,所述轮胎温控结构包括车轮以及套设于所述车轮外的轮胎,所述轮胎温控结构还包括:

3、传动件,同轴连接于所述车轮,所述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车轮转动;

4、保持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且所述保持件能够相对所述车辆静止;

5、循环结构,设于所述传动件上且延伸至所述轮胎处;

6、转接结构,设于所述保持件上,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循环结构相连通;

7、供液组件,与所述转接结构相连通;

8、所述供液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向所述循环结构供应换热液,所述循环结构也能够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将换热液排出至所述供液组件。

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温控系统,包括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

10、所述轮胎温控系统还包括液体处理模块,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包括主液路以及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液路的两端相连,所述供液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或所述主液路上;

11、所述主液路上设有与所述转接结构相连的主水泵;

12、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制冷元件与制热元件,所述制冷元件能够于所述制热元件关闭时启动,所述制热元件能够于所述冷元件关闭时启动,且所述制冷元件与所述制热元件能够同时关闭。

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轮胎温控系统。

14、本申请针对目前的汽车轮胎升温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作出改进设计,设置循环结构以及与能够为循环结构供液排液的供液组件,通过供液组件提供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换热液,以实现对轮胎温度的控制;设置能够相对车辆静止的保持件,并在保持件上设置转接结构,以便于转接结构连通循环结构和供液组件,避免供液组件受车轮转动的影响,保证液路的通畅,提高使用寿命;

15、本申请结构简洁,通过循环换热液实现对轮胎升温或降温的控制,通过保持件和转接结构连接循环结构和供液组件,避免车轮转动影响液路的通畅,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温控结构,应用于车辆,所述轮胎温控结构包括车轮以及套设于所述车轮外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温控结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轮胎的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保持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还包括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液流道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供液组件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液流道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供液组件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构包括与所述供液流道相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所述排液流道相连通的出液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构还包括环绕所述车轮的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所述螺旋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构还包括进液外管与出液外管,所述进液外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所述出液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7.一种轮胎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并联于所述主液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三支路均并联于所述主液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温控结构,或包括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温控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轮胎温控结构、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轮胎温控结构包括:传动件,同轴连接于车轮,传动件用于带动车轮转动;保持件,转动连接于传动件,且保持件能够相对车辆静止;循环结构,设于传动件上且延伸至轮胎处;转接结构,设于保持件上,转接结构与循环结构相连通;供液组件,与转接结构相连通;供液组件能够通过转接结构向循环结构供应换热液,循环结构也能够通过转接结构将换热液排出至供液组件;轮胎温控系统包括轮胎温控结构和液体处理模块;车辆包括轮胎温控系统;本申请通过循环的换热液实现对轮胎升温或降温的控制,通过保持件和转接结构连接循环结构和供液组件,避免车轮转动影响液路的通畅。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