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3304发布日期:2025-01-17 12:31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混合动力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混动车型专用的变速箱为实现驱动电机足够大的减速比,导致结构体积较大,前舱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发电机定子,所述发电机转子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二端,所述发电机转子的第二端设置安装部;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主动端和离合器被动端,所述离合器主动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转子的安装部;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被动端;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和驱动电机定子,所述驱动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发电机共轴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2、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行星排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排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排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排行星轮,所述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行星排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输入轴共线设置。

3、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与所述双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4、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齿圈、第五齿轮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电机转子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五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齿圈的半径。

7、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与所述双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的半径。

10、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离合器与发电机进行完全集成,不占用轴向空间;发动机动力输出,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共用部分减速齿轮,使结构更加紧凑;发动机输出端连接升速装置,有利于实现发电机的小型化;通过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同轴结构,缩减动力系统整体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行星排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排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排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排行星轮,所述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行星排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输入轴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与所述双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齿圈、第五齿轮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电机转子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齿圈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轴、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输出轴与所述双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入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双联齿轮的输出齿轮的半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减震器的第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减震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发电机定子,发电机转子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发电机转子的第二端设置安装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主动端和离合器被动端,离合器主动端固定设置在发电机转子的安装部;第一输出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离合器被动端;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和驱动电机定子,驱动电机转子与第一输出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设置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之间,第一齿轮和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差速器与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州,雷强,刘永明,苗芮,姜雲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