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0157发布日期:2023-09-01 11:2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流车,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新能源车辆越来越普及,其主体结构是车体与电池的组合。

2、在物流行业,为了减少成本,物流车中也引入新能源的概念,特备是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物流车而言。但电池在使用的时候,如遇碰撞,电池容易起火,且火势蔓延较快,一般来说难以对其进行控制,进而造成车辆整体以及其上的包裹随之被烧坏,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车体的一侧靠近下端设置有缺口,在缺口内设置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缺口的上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在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连接块的下端插入到滑槽内,滑槽的一端开口,以使得连接块能够沿着滑槽滑动并与外壳分离,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外壳通过连接组件与车体相连,且当外壳内温度升高至预定值时,连接组件内能够产生推力而将外壳推离与车体,所述外壳上固接有插入齿,插入齿能够插入到车体内,所述车体内设置有能够滑动的插头,插头插入到电池组上以使得电池组与车体内的电机相连通。

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外壳的远离车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挡板,在外壳内设置有放置腔,电池组位于放置腔内,且放置腔的底壁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轴。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固定块与推动部,连接柱固接在外壳上,且在连接柱内开设有安装槽,固定块固接在车体上,固定块的一端插入到安装槽内,且固定块的末端上固接有卡块,在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卡块由弹性材质制成,以使得固定块能够与连接柱分离,所述推动部放置在安装槽内,且当推动部受热时,其体积能够增大,以使得固定块与连接柱分离。

5、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固接有导热部,导热部的一端与固定块位于安装槽的一端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推动部位于空腔内且与导热部相接触,导热部的一端伸到外壳内,且当外壳内的温度升高时,导热部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推动部上以使得推动部将固定块推动。

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外壳相连,其下端通过拉紧带与外壳相连,拉紧带受热能够断裂,且在拉紧带未断裂时,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延伸至隔热层的一侧,且当拉紧带受热断裂时,隔热层能够向上移动,以使得导热部的端部暴露在外壳内。

7、优选的,所述推动部由外层与填充物组成,外层为网布层,填充物为硝酸铵,所述导热部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或玻璃棉制成。

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呈倒置的t字形结构,在连接块的水平段内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滚珠,滚珠的上端面与滑槽内顶壁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底座,所述插头设置在底座内,在底座内设置有齿轮,所述外壳上固接有插入齿,插入齿与插头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且插入齿、插头分别与齿轮啮合。

10、优选的,所述车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固接有固定轴,固定轴插入到车体内,且固定在固定轴外套有扭簧。

11、优选的,所述缺口的内壁上固接有齿条板,所述外壳分为上部与下部,上部与下部之间相互铰接,在上部上固接有固定柱,在下部上可转动的设置有锁紧盘,在锁紧盘上开设有环槽,固定柱能够进入到环槽内,所述锁紧盘的表面设置设置有环形齿纹,当外壳朝远离车体的方向移动时,齿条板能够将锁紧盘进行转动,以使得锁紧盘与固定柱分离,在上部与下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将车体与外壳进行分体设计,能够在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及时的将外壳与车体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了传统结构下,整车以及货物均被烧损的情况发生,有效的对车体以及货物进行了保护;

14、(2)、通过设置有推动组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电池燃烧的情况下时,推动组件能够推动外壳与车体分离,从而保证了在发生火情时,外壳能够迅速与车体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包括车体(1),在车体(1)上设置有第一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靠近下端设置有缺口,在缺口内设置有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电池组(5),所述缺口的上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3),在外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4),连接块(3)的下端插入到滑槽(4)内,滑槽(4)的一端开口,以使得连接块(3)能够沿着滑槽(4)滑动并与外壳(2)分离,在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外壳(2)通过连接组件与车体(1)相连,且当外壳(2)内温度升高至预定值时,连接组件内能够产生推力而将外壳(2)推离与车体(1),所述外壳(2)上固接有插入齿(17),插入齿(17)能够插入到车体(1)内,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能够滑动的插头(7),插头(7)插入到电池组(5)上以使得电池组(5)与车体(1)内的电机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滚轮(8),所述外壳(2)的远离车体(1)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挡板(6),在外壳(2)内设置有放置腔,电池组(5)位于放置腔内,且放置腔的底壁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轴(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9)、固定块(11)与推动部(12),连接柱(9)固接在外壳(2)上,且在连接柱(9)内开设有安装槽(10),固定块(11)固接在车体(1)上,固定块(11)的一端插入到安装槽(10)内,且固定块(11)的末端上固接有卡块(23),在安装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24),卡块(23)由弹性材质制成,以使得固定块(11)能够与连接柱(9)分离,所述推动部(12)放置在安装槽(10)内,且当推动部(12)受热时,其体积能够增大,以使得固定块(11)与连接柱(9)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内固接有导热部(13),导热部(13)的一端与固定块(11)位于安装槽(10)的一端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推动部(12)位于空腔内且与导热部(13)相接触,导热部(13)的一端伸到外壳(2)内,且当外壳(2)内的温度升高时,导热部(13)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推动部(12)上以使得推动部(12)将固定块(11)推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14),隔热层(14)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16)与外壳(2)相连,其下端通过拉紧带(15)与外壳(2)相连,拉紧带(15)受热能够断裂,且在拉紧带(15)未断裂时,第一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导热部(13)的另一端延伸至隔热层(14)的一侧,且当拉紧带(15)受热断裂时,隔热层(14)能够向上移动,以使得导热部(13)的端部暴露在外壳(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12)由外层与填充物组成,外层为网布层,填充物为硝酸铵,所述导热部(13)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隔热层(14)为石棉或玻璃棉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呈倒置的t字形结构,在连接块(3)的水平段内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滚珠(25),滚珠(25)的上端面与滑槽(4)内顶壁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底座(26),所述插头(7)设置在底座(26)内,在底座(26)内设置有齿轮(18),所述外壳(2)上固接有插入齿(17),插入齿(17)与插头(7)分别位于齿轮(18)的两侧,且插入齿(17)、插头(7)分别与齿轮(18)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盖板(19),盖板(19)上固接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插入到车体(1)内,且固定在固定轴(20)外套有扭簧(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内壁上固接有齿条板(27),所述外壳(2)分为上部(51)与下部(52),上部(51)与下部(52)之间相互铰接,在上部(51)上固接有固定柱(54),在下部(52)上可转动的设置有锁紧盘(55),在锁紧盘(55)上开设有环槽,固定柱(54)能够进入到环槽内,所述锁紧盘(55)的表面设置设置有环形齿纹,当外壳(2)朝远离车体(1)的方向移动时,齿条板(27)能够将锁紧盘(55)进行转动,以使得锁紧盘(55)与固定柱(54)分离,在上部(51)与下部(5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5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物流车的结构,属于物流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车体的一侧靠近下端设置有缺口,在缺口内设置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缺口的上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在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连接块的下端插入到滑槽内,滑槽的一端开口,以使得连接块能够沿着滑槽滑动并与外壳分离,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外壳通过连接组件与车体相连。本发明通过将车体与外壳进行分体设计,能够在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及时的将外壳与车体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了传统结构下,整车以及货物均被烧损的情况发生,有效的对车体以及货物进行了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米胜荣,姚锦丽,郭玮鹏,王春青,郎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