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3832发布日期:2023-11-24 18:0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维持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补给,保障新能源汽车便利畅行的重要后勤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种类较多,功率大小类型也较多;充电桩行业目前的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困扰充电桩行业的疑难点也同样突出,比如:散热,防水防尘等,具体阐述如下。

2、由于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模块发热比较严重,所以,充电桩内部的风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市面上为解决充电桩散热的问题,采用的风机有两种,即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提供的风量有限,对于一些小功率的充电桩,轴流风机还可以适用,如果是一些中功率或者大功率的充电桩,其内部的充电模块较多,发热特别严重,故轴流风机便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市面上采用轴流风机的中功率和大功率充电桩,散热性能较差,易出现过热保护,严重时,出现故障。所以,针对中功率和大功率充电桩,为了更好地散热,便采用离心风机,由于市面上中功率充电桩或者大功率充电桩的主体结构均为钣金,受钣金加工工艺的影响,钣金加工无法实现复杂的曲面结构,而离心风机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离心风机工作时,空气在风腔内,是以涡流的形式从出气口排出,适合离心风机的通风风道结构大多为“s型”、“z型”、“l”型,而目前市面上的中功率充电桩或者大功率充电桩均没有采用这些类型的风道,依然是采用“直通式”风道,当离心风机工作时,风道内气压值高于外界大气压,在出风口处,依靠出风口两侧气压差,将风腔内的空气挤压到外界中;这种方式对离心风机的规格要求较高,且效率较低,能量损失严重;另外,由于离心风机的固定方式为对电机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比轴流风机的固定方式较复杂,考虑因素较多,故市面上的中功率充电桩或者大功率充电桩的防水防尘性能也较差,以上为对充电桩的散热,防护性能的阐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充电桩中遇到的散热,防水防尘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3、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包括充电桩主体结构,在充电桩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和右柜门,在充电桩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的两侧分别为充电模块进风口和充电模块出风口;当充电模块工作时,充电模块从外界抽风,充电桩的右柜门为充电桩整机的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右柜门进入,进入到充电模块进风口,外界的凉风将充电模块内部的热量带走,从充电模块出风口流出;

4、在充电模块的出风口侧设置有离心风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与离心风机的扇叶为一体结构;在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上设置有导风圈,风从导风圈进入,从离心风机的扇叶流出,扇叶附近的通道为离心风道;

5、在离心风机叶轮的切线方向设置旋转风道,旋转风道与离心风道相连通,旋转风道的末端设置有旋转风道出风口,旋转风道出风口连通直流风道,风由直流风道向外排出。

6、在充电桩主体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竖向钣金板、第二竖向钣金板和位于两个竖向钣金板之间的若干个斜向钣金板,由第一竖向钣金板、第二竖向钣金板和斜向钣金板共同围成了一个风腔;其中,导风圈固定在第一竖向钣金板上,扇叶的底部边沿伸入到风腔内,风腔与旋转风道相连通。

7、直流风道由直流风道钣金结构形成,且直流风道设置在离心风机与左柜门之间;直流风道设置有直流风道进风口和直流风道出风口;在直流风道内设置有多个隔板,每个隔板倾斜设置,隔板的左侧位置与左柜门的出风口相切,直流风道由左柜门内侧,隔板的斜面以及左右侧钣金四个面组成,左柜门上开有长孔,风经过直流风道,从左柜门上的长孔排出。

8、隔板的倾斜角为15°。

9、离心风道出风口的截面积<直流风道的进风口截面积,在直流风道进风口处设置有钣金小窗,风从旋转风道出来后,经过钣金小窗,通过内外压强差排出。

10、将离心风机与直流风道钣金结构进行固定,左柜门上装配有加强筋,直流风道钣金结构固定在加强筋上。

11、导风圈曲率半径≥50mm,旋转风道曲率半径≥50mm,且旋转风道曲率半径/导风圈曲率半径≥1。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充电桩复合型风道使充电桩更高效率地散热以及使充电桩具有更高的防护等级。这种复合型风道结构减少了离心风机能量损耗,更匹配离心风机的特性,使充电桩的整机性能提升,故障率大大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结构(18),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10)和右柜门(17),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内设置有充电模块(12),充电模块(12)的两侧分别为充电模块进风口(13)和充电模块出风口(14);当充电模块(12)工作时,充电模块(12)从外界抽风,充电桩的右柜门(17)为充电桩整机的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右柜门(17)进入,进入到充电模块进风口(13),外界的凉风将充电模块(12)内部的热量带走,从充电模块出风口(1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内设置有第一竖向钣金板(22)、第二竖向钣金板(23)和位于两个竖向钣金板之间的若干个斜向钣金板(24),由第一竖向钣金板(22)、第二竖向钣金板(23)和斜向钣金板(24)共同围成了一个风腔(4);其中,导风圈(2)固定在第一竖向钣金板(22)上,扇叶的底部边沿伸入到风腔(4)内,风腔(4)与旋转风道(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直流风道(7)由直流风道钣金结构(8)形成,且直流风道(7)设置在离心风机(1)与左柜门(10)之间;直流风道(7)设置有直流风道进风口(16)和直流风道出风口(21);在直流风道(7)内设置有多个隔板(9),每个隔板(9)倾斜设置,隔板(9)的左侧位置与左柜门(10)的出风口相切,直流风道(7)由左柜门(10)内侧,隔板(9)的斜面以及左右侧钣金四个面组成,左柜门(10)上开有长孔,风经过直流风道(7),从左柜门(10)上的长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隔板(9)的倾斜角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离心风道出风口的截面积<直流风道的进风口截面积,在直流风道进风口(16)处设置有钣金小窗(25),风从旋转风道(5)出来后,经过钣金小窗(25),通过内外压强差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将离心风机(1)与直流风道钣金结构(8)进行固定,左柜门(10)上装配有加强筋(11),直流风道钣金结构(8)固定在加强筋(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导风圈(2)曲率半径≥50mm,旋转风道(5)曲率半径≥50mm,且旋转风道曲率半径/导风圈(2)曲率半径≥1。


技术总结
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在充电桩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和右柜门,在充电桩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在充电模块的出风口侧设置有离心风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与离心风机的扇叶为一体结构;在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上设置有导风圈,扇叶附近的通道为离心风道;在离心风机叶轮的切线方向设置旋转风道,旋转风道与离心风道相连通,旋转风道的末端设置有旋转风道出风口,旋转风道出风口连通直流风道,风由直流风道向外排出。本发明使充电桩更高效率地散热以及使充电桩具有更高的防护等级。这种复合型风道结构减少了离心风机能量损耗,更匹配离心风机的特性,使充电桩的整机性能提升,故障率大大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岭,刘雨,邓燕博,常建华,冉鹏飞,韩康,韩三霞,许洁,冯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闪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