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3112发布日期:2023-12-07 18:3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车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车辆所处环境的变化,车窗容易出现沾染污渍、起雾等等情况,导致驾驶员视线受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对于车窗存在不同的附着物时,对应的处理方法不同。当行车过程中车窗存在附着物时,由于驾驶环境较为复杂,此时用户想要进行处理需对车窗当前情况进行判断,会造成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用以解决车窗存在附着物时,驾驶员对附着物进行判断导致注意力分散,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清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车窗图像信息,基于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判断车窗上是否存在附着物;

4、确定所述车窗上存在附着物,根据所述车窗图像信息中的附着物类型确定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

5、基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输出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方式,以供根据所述目标清洁方式开启车窗清洁功能。

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窗清洁装置,包括:

7、附着物判断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窗图像信息,基于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判断车窗上是否存在附着物;

8、图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车窗上存在附着物,根据所述车窗图像信息中的附着物类型确定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

9、清洁方式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输出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方式,以供根据所述目标清洁方式开启车窗清洁功能。

1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窗清洁方法。

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车窗清洁方法。

1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窗清洁装置或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存储介质。

13、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出一种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在获取到车窗图像信息后,利用车窗图像信息对车窗上会否存在附着物进行判断,判断结果更加准确。确定所述车窗上存在附着物时,根据所述车窗图像信息中的附着物类型确定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即车窗状态类型为车窗存在不同附着物时对应的类型。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对于车窗存在的附着物类型进行判断,得到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以供后续输出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方式,以供根据所述目标清洁方式开启车窗清洁功能,无需用户自行对附着物的类型进行判断,避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同时,对于附着物的类型的判断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窗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方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车窗是否满足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条件之前,确定所述目标清洁条件的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窗的预设区域内的透光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为车窗外侧起雾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温度差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及透光率小于目标透光率阈值作为目标清洁条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为车窗内侧起雾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为车窗外侧起雾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车窗为挡风车窗之后,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窗清洁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窗清洁方法及车辆,包括:获取车窗图像信息,基于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判断车窗上是否存在附着物;确定所述车窗上存在附着物,根据所述车窗图像信息中的附着物类型确定所述车窗图像信息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基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输出与所述车窗状态类型对应的目标清洁方式,以供根据所述目标清洁方式开启车窗清洁功能。本公开实现了对于车窗存在的附着物类型进行判断,得到对应的车窗状态类型,以供后续基于不同的车窗状态类型判断车窗是否需要进行清洁,无需用户自行对附着物的类型进行判断,避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同时,对于附着物的类型的判断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鹏,刘进,姜泽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