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导向轮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1、复合导向轮一般包括较大轮和较小轮,现有的复合导向轮的较小轮仅存在一个自由度,在应对不同的轨道形式时,无法有效地贴合轨道,无法灵活转动,导致适应性不足;此外,现有的复合导向轮仅包括一个较小轮,导致较小轮与轨道的接触面积过小,较小轮的磨损速度快,失效频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不同轨道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的复合导向轮。
2、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向轮,包括:第一轮、第二轮、轴承座、转动轴件、和限位套;
3、第一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轴承座上;
4、第二轮利用轮轴连接到转动轴件,第二轮的轮本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轮轴上;
5、转动轴件通过限位套穿设轴承座;其中,转动轴件相对于限位套具有活动位置和非活动位置;在活动位置,转动轴件能够相对于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转动轴件与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可调;在非活动位置,转动轴件不能相对于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转动轴件与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不可调。
6、可选地,限位套为中空结构,且壁上形成有朝向第二轮一侧开口的卡槽;
7、转动轴件包括容纳第二轮的轴件容纳部、自轴件容纳部向内延伸的轴杆、和形成在轴杆上的突起,其中,轴杆穿设限位套,突起活动配合在卡槽内。
8、可选地,复合导向轮还包括内端盖和弹性件;内端盖覆盖轴承座的内端部;弹性件的内端抵靠内端盖,外端抵靠突起。
9、可选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10、可选地,卡槽由外向内具有渐缩的宽度。
11、可选地,限位套包括筒形部、第一弧形部段和第二弧形部段,第一弧形部段和第二弧形部段分别自筒形部向外延伸,且第一弧形部段和第二弧形部段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转动轴件上对应形成有两个突起。
12、可选地,轴承座具有外筒体、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分隔板,外筒体具有第一内径,内筒体具有第二内径,其中,第一内径大于第二内径,限位套容纳在内筒体内,转动轴件的轴件容纳部位于外筒体一侧,轴杆穿过分隔板配合在限位套内。
13、可选地,轴件容纳部具有上平板部、下平板部、和内凹弧形部,第二轮的轮轴的夹设于上平板部和下平板部之间。
14、可选地,第二轮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轮的轮轴在中心处具有中心突起,每个第二轮夹设在中心突起和一个卡簧之间。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运输车具有前述的复合导向轮。
16、本发明的复合导向轮通过设置成包括第一轮、第二轮、轴承座、转动轴件、和限位套,将第一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轴承座上,第二轮利用轮轴连接到转动轴件,第二轮的轮本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轮轴上,转动轴件通过限位套穿设轴承座;其中,转动轴件相对于限位套具有活动位置和非活动位置;在活动位置,转动轴件能够相对于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转动轴件与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可调;在非活动位置,转动轴件不能相对于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转动轴件与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不可调,使得在转动轴件处于活动位置时,第二轮整体可以在竖直面转动同时可以左右移动,该复合导向轮对不同轨道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1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1.一种复合导向轮,包括:第一轮、第二轮、轴承座、转动轴件、和限位套;所述第一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轮利用轮轴连接到所述转动轴件,所述第二轮的轮本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转动轴件通过所述限位套穿设所述轴承座;其中,所述转动轴件相对于所述限位套具有活动位置和非活动位置;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转动轴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所述转动轴件与所述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可调;在所述非活动位置,所述转动轴件不能相对于所述限位套在竖直面内转动且所述转动轴件与所述限位套的左右相对位置不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导向轮,其中,
10.一种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