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8886发布日期:2023-04-18 20:3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后排座椅鞭打性能,尤其涉及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对于车内乘员安全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对后排乘员的安全保护要求,增加了二排座椅的鞭打性能要求,以提升在低速后碰情况下后排乘员的颈部保护。由于之前的后排座椅设计时没有相关的鞭打性能要求,现有后排座椅普遍对此项要求满足性较差,所以需要对后排座椅进行性能提升研究,为此,提出了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后排座椅普遍对鞭打性能要求满足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包括:

4、采用epp泡沫板制成的靠背总成;

5、采用epp泡沫板制成的头枕总成;

6、设置于所述靠背总成上的假人模型;

7、所述假人模型的头部与所述头枕总成之间形成有用于缓冲的头后间隙;

8、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发泡与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降低冲击势能的靠背发泡。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头枕总成包括头枕发泡、epp发泡与头枕骨架;

10、所述epp发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头枕发泡;

11、所述头枕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epp发泡,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头枕骨架为空心管制成。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心管的直径为13-15mm。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头枕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骨架、第二连接骨架和第三连接骨架,所述第一连接骨架、所述第二连接骨架和所述第三连接骨架形成倒“u”型,所述第一连接骨架连接所述epp发泡,所述第三连接骨架滑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头后间隙的长度为25-35mm。

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靠背发泡为epp泡沫材质制成。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头枕总成和靠背总成,并通过在假人模型的头部与头枕总成之间设置了头后间隙,在保证头部舒适性的前提下确保头部尽快接触头枕总成,鞭打性能主要为假人模型背部、头部与座椅靠背和头枕总成的匹配关系,核心思想为尽量减小冲击时假人头部与背部的相对加速度,进而减小对人体颈部的伤害,达到了提升鞭打性能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总成(2)包括头枕发泡(2-1)、epp发泡(2-2)与头枕骨架(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2-3)为空心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的直径为13-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骨架、第二连接骨架和第三连接骨架,所述第一连接骨架、所述第二连接骨架和所述第三连接骨架形成倒“u”型,所述第一连接骨架连接所述epp发泡(2-2),所述第三连接骨架滑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后间隙(3)的长度为25-3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发泡(4-1)为epp泡沫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所述一种后排座椅鞭打性能提升骨架结构包括:采用EPP泡沫板制成的靠背总成;采用EPP泡沫板制成的头枕总成;设置于所述靠背总成上的假人模型;所述假人模型的头部与所述头枕总成之间形成有用于缓冲的头后间隙;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发泡与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降低冲击势能的靠背发泡。本技术通过大直径空心管制成的头枕骨架,可以使头枕骨架的承重力更大,既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增大了头枕的刚度值,减小了头部撞击头枕时头枕的后移量,尽快保证假人模型头枕与背部的加速度统一,靠背发泡的厚度尽量做厚,硬度做软,增加假人模型冲击时对靠背的侵入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沈军,段跃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