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928发布日期:2023-04-20 00: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侧气帘,尤其涉及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1、侧气帘,是在一些较为高档的车辆中会装有侧面安全气囊,安全气帘,腿部和颈部的安全气囊,侧气帘布置在乘员与侧面车门、车身内饰件间,在气囊起作用时,为乘员头部提供缓冲垫,侧气帘保护采用大气囊体积、大功率发生器,且气囊具有保压性能要求,但大功率发生器在出气口区域对导流结构要求很高,容易产生撕裂漏气的失效模式,进而造成气囊无法正常展开,或达不到保压等性能指标,可能产生潜在的较大伤害。

2、如2022年1月18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15553025u,一种车辆气帘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进气嘴和至少两根气囊拉带,进气嘴连接在安全气囊上,气囊拉带连接在安全气囊的一侧;安全气囊能够充气膨胀,安全气囊上设置有膨胀区和与车辆座椅位置对应的锁死区;安全气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安全气囊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死区的厚度等于膨胀区的厚度;安全气囊处于第二状态时,锁死区的厚度小于膨胀区的厚度。车辆气帘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时,锁死区的厚度小于膨胀区的厚度,从而减少了车辆气帘安全气囊占有的空间,确保车辆气帘安全气囊能正常使用;但是申请人发现该气囊还是容易产生撕裂漏气的失效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以解决气囊还是容易产生撕裂漏气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包括位于气囊的进气嘴处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气囊内的导流后端出气处,所述进气嘴处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嘴处。

3、可选的,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气囊内的导流前端出气处,所述导流前端出气处位于所述导流后端出气处一侧。

4、可选的,所述导流片上连接有位于所述进气嘴内的弧形隔热板,所述弧形隔热板罩设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侧。

5、可选的,所述弧形隔热板外侧壁上设置有背鳍片,所述背鳍片位于所述弧形隔热板与所述进气嘴内侧壁之间。

6、可选的,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尼龙加涂层。

7、可选的,所述弧形隔热板与所述背鳍片通过缝纫方式连接。

8、可选的,所述弧形隔热板上设置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薄片。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实现了在气囊展开时,降低了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高速气体对气囊的冲击,同时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温的效果,使气囊更稳定、更快的达到保护乘员的姿态,从而降低了伤害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气囊的进气嘴处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气囊内的导流后端出气处,所述进气嘴处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嘴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气囊内的导流前端出气处,所述导流前端出气处位于所述导流后端出气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上连接有位于所述进气嘴内的弧形隔热板,所述弧形隔热板罩设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热板外侧壁上设置有背鳍片,所述背鳍片位于所述弧形隔热板与所述进气嘴内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尼龙加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热板与所述背鳍片通过缝纫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热板上设置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薄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侧气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气帘导流结构,包括位于气囊的进气嘴处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气囊内的导流后端出气处,所述进气嘴处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嘴处。本技术实现了在气囊展开时,降低了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高速气体对气囊的冲击,同时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温的效果,使气囊更稳定、更快的达到保护乘员的姿态,从而降低了伤害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