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力杆总成、汽车悬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312发布日期:2023-08-10 06:2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力杆总成、汽车悬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总成、汽车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1、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目前采用空气悬架的大中型客车,导向装置一般为推力杆总成,推力杆总成作为空气悬架总成中的导向装置,两端各连接车架及悬架。

3、现有的球销结构如图1所示,推力杆总成结构如图2所示。现有球销33由挡圈11和现有橡胶件12与现有销轴13硫化在一起,其中现有橡胶件12是起减震缓冲作用的关键物料,通过硫化橡胶自身适当的刚度和阻尼起到对推力杆传递过来的震动进行衰减作用。现有推力杆总成由现有杆体31、现有球销33和卡簧32组成,现有球销33由专用压装设备压入现有杆体31端部,并由卡簧32进行锁止,防止球销脱出。但此种结构在较差路况时,球销旋转角度较大造成卡簧容易脱出,随车辆继续运行直接导致推力杆总成功能性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力杆总成,以解决球销旋转角度较大时卡簧脱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推力杆总成,包括:杆体和球销;所述杆体两端设置通孔,所述球销安装在所述球销的通孔内;所述球销包括销轴、橡胶件和护套,所述橡胶件将销轴和护套硫化成一体,所述橡胶件为具有凹槽的环形结构,所述护套为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护套的开口对准所述橡胶件的凹槽,所述球销的护套和所述杆体的通孔过盈配合。

4、优选的,所述球销的护套外轮廓为无台阶的圆柱体。

5、优选的,所述球销的护套和所述杆体的通孔的过盈量为2.4~3.1mm。

6、优选的,所述球销的护套外轮廓直径为64mm,所述杆体的通孔直径为61mm。

7、优选的,所述球销的护套两端面和所述杆体的通孔两端面平齐。

8、优选的,所述橡胶件的厚度为12mm。

9、优选的,所述护套外轮廓的两端面设置引导角。

10、优选的,所述引导角长度为2mm,角度为30°。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上述所述的推力杆总成。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悬架。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4、本实用新型中,橡胶件环形结构上开设凹槽,对应的护套环形结构上设置开口,制备推力杆总成时,压缩护套和橡胶件的直径,将球销压入杆体端部的通孔内,使球销的护套和杆体的通孔过盈配合。该结构无需再使用卡簧限位,也就不会产生卡簧脱出的问题,保证了悬架总成及整车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杆体端部为无台阶安装孔,安装孔加工更简单。而且,改进后的推力杆总成两端的外形尺寸直径范围内可减小24mm,更加方便车架端及悬架端推力杆支座外形设计,降低了推力杆总成与推力杆支座干涉的风险。

15、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球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的护套外轮廓为无台阶的圆柱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的护套和所述杆体的通孔的过盈量为2.4~3.1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的护套外轮廓直径为64mm,所述杆体的通孔直径为6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的护套两端面和所述杆体的通孔两端面平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的厚度为1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外轮廓的两端面设置引导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角长度为2mm,角度为30°。

9.一种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推力杆总成。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悬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总成、汽车悬架及汽车。推力杆总成包括:杆体和球销;所述杆体两端设置通孔,所述球销安装在所述球销的通孔内;所述球销包括销轴、橡胶件和护套,所述橡胶件将销轴和护套硫化成一体,所述橡胶件为具有凹槽的环形结构,所述护套为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护套的开口对准所述橡胶件的凹槽,所述球销的护套和所述杆体的通孔过盈配合。该推力杆总成解决了球销旋转角度较大时卡簧脱出的问题。而且,改进后的推力杆总成两端的外形尺寸更小,更加方便车架端及悬架端推力杆支座外形设计,降低了推力杆总成与推力杆支座干涉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邹月英,黄建刚,张圣月,林孟光,刘平,明庆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