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7895发布日期:2023-07-23 23: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线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


背景技术:

1、整车高压线束是整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整车电器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整车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分配的神经系统,因此高压线束的设计和布置至关重要,尤其是特殊位置处的布置,既需要考虑其走向、固定、转弯半径,也需要考虑其可靠性、耐久性、装配性。现有的大部分线束支架捆绑固定线束的方式比较单一,支架功能具有专用性,通用性不强,一个支架难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安装环境或连接不同的捆绑件。支架对应使用的扎带、卡扣等辅助固定材料也是比较唯一,后期的维修灵活性并不是很好;大部分的支架都是直角棱边,在直角棱边拐弯时容易磨到棱边有一定的磨损风险。

2、例如现有专利文献cn209320874u,其公开了一种双卡钉固定式车身线束固定支架。

3、又如现有专利文献cn214674011u,其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组合式支架,该支架除固定线束外,还集成了梳理线束的功能。

4、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应用场景丰富的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

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4、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包括直角安装片,所述直角安装片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发动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端设有用于固定卡扣的方孔,以及用于固定杉树头扎带、卡针式扎带的圆孔;所述安装端远离连接端的端部的两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朝向与连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安装端的中部的两侧开设有内凹角。

5、进一步的,所述方孔和圆孔沿安装端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方孔靠近安装端端部,圆孔设在靠近连接端侧。

6、进一步的,所述内凹角位于翻边和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内凹角的底部设有定位口。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口的宽度大于普通线条扎带的捆绑条的宽度。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支架整体设计小巧玲珑,可用于固定线束的分支或者主干,使用场景较多;翻边结构有效避免支架的棱边将线束磨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安装片,所述直角安装片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发动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端设有用于固定卡扣的方孔,以及用于固定杉树头扎带的圆孔;所述安装端远离连接端的端部的两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朝向与连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安装端的中部的两侧开设有内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和圆孔沿安装端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方孔靠近安装端端部,圆孔设在靠近连接端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角位于翻边和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角的底部设有定位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口的宽度大于普通线条扎带的捆绑条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捆扎方式的线束支架,包括直角安装片,所述直角安装片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发动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端设有用于固定卡扣的方孔,以及用于固定杉树头扎带的圆孔;所述安装端远离连接端的端部的两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朝向与连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安装端的中部的两侧开设有内凹角。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