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门导轨盒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8501发布日期:2023-06-15 14:1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滑门导轨盒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滑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门导轨盒和具有该滑门导轨盒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滑门车型中,当下导轨盒结构从属于侧围总成时,下导轨盒因其悬臂结构较长,且无法增加与下车体的连接,容易造成垂向刚度不足,进一步影响滑门开关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滑门导轨盒,该滑门导轨盒具有较强的垂向刚度,在滑门导轨盒与车辆滑门配合时,可以保证车辆滑门的开关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滑门导轨盒。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滑门导轨盒,该滑门导轨盒包括导轨上板和导轨下板,所述导轨上板和所述导轨下板之间构造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空间,所述导轨下板包括水平板、竖向板和支撑板,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向板相连,以支撑所述水平板。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滑门导轨盒,该滑门导轨盒经过结构优化后具有较强的垂向刚度,当滑门导轨盒与车辆滑门配合时,可以保证车辆滑门在开关时的品质和稳定性。

5、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滑门导轨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水平板搭接焊接,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竖向板搭接焊接,所述第二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所述第二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三板部折弯。

7、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从所述第一板部到第三板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跨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上。

8、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

9、可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水平板的方向凸起,以构造出所述加强筋。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板部沿前后方向的两侧边沿均与所述水平板搭接焊接,且所述第一板部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与所述水平板搭接并焊接。

11、可选地,所述水平板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高低不平的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板部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与相邻的两台阶面搭接并焊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具有圆角结构。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之间具有圆角结构。

14、可选地,所述水平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前后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竖向板设于所述水平板上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位置的下方。

15、可选地,所述水平板的一侧与所述导轨上板相连,且另一侧依次连接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设于所述水平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所述竖向板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侧相连,并向下延伸。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和滑门,所述车体包括b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上连接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滑门导轨盒,所述滑门沿左右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导向空间相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上板(10)和导轨下板(20),所述导轨上板(10)和所述导轨下板(20)之间构造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空间,所述导轨下板(20)包括水平板(21)、竖向板(22)和支撑板(23),所述水平板(21)和所述竖向板(22)相连,所述支撑板(23)分别与所述水平板(21)和所述竖向板(22)相连,以支撑所述水平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包括第一板部(231)、第二板部(232)和第三板部(233),所述第一板部(231)与所述水平板(21)搭接焊接,所述第三板部(233)与所述竖向板(22)搭接焊接,所述第二板部(232)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231)和所述第二板部(232)之间,所述第二板部(232)相对于所述第一板部(231)和第三板部(233)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上设有加强筋(30),所述加强筋(30)沿从所述第一板部(231)到第三板部(233)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30)跨设于所述第一板部(231)和第二板部(2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231)沿前后方向的两侧边沿均与所述水平板(21)搭接焊接,且所述第一板部(231)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与所述水平板(21)搭接并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2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高低不平的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板部(231)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与相邻的两台阶面搭接并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231)和所述第二板部(232)之间具有圆角结构(40);和/或,所述第二板部(232)和所述第三板部(233)之间具有圆角结构(4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2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前后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竖向板(22)设于所述水平板(21)上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位置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导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21)的一侧与所述导轨上板(10)相连,且另一侧依次连接有第一折弯部(50)和第二折弯部(60),所述第二折弯部(60)设于所述水平板(21)的下方,所述第一折弯部(50)连接于所述水平板(2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60)之间,所述竖向板(22)与所述第二折弯部(60)的远离所述第一折弯部(50)的一侧相连,并向下延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门导轨盒和具有该滑门导轨盒的车辆,所述滑门导轨盒包括导轨上板和导轨下板,所述导轨上板和所述导轨下板之间构造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空间,所述导轨下板包括水平板、竖向板和支撑板,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向板相连,以支撑所述水平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滑门导轨盒,该滑门导轨盒经过结构优化后具有较强的垂向刚度,当滑门导轨盒与车辆滑门配合时,可以保证车辆滑门在开关时的品质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琳娜,张东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