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交通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2296发布日期:2023-05-27 15:2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交通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管理,尤其是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交通载具。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在车辆中的占市场的反馈,各主机厂希望控制热泵系统成本的同时提高热管理系统运行效率,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不仅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保证电池的安全高效运行,还需要满足乘员舱的舒适性与驾驶安全性。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采用的热管理系统是利用电动汽车空调与ptc电加热器相结合的系统。但是,相关技术方案中,由于电池、驱动以及乘员舱三大系统热管理相互独立,集成成程度低,所以导致系统成本更高;并且,由于三大热管理系统热量独立,不能实现热量分配,能量利用率低;并且由于相关技术方案中电池系统采用的常规液冷方式,系统冷却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更高且能量利用率更高的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包括该系统的交通载具。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独立冷却回路单元、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乘员舱空调单元、集成换热单元、散热风扇、ac冷却液回路单元以及冷凝回路单元;

3、其中,所述冷凝回路单元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空调单元,所述冷凝回路单元还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所述ac冷却液回路单元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空调单元,所述ac冷却液回路单元还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

4、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所述集成换热单元、所述ac冷却液回路单元、所述冷凝回路单元以及所述散热风扇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5、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冷凝回路单元以及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进行散热冷却。

6、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包括电机散热器、第一储液罐、主驱电机、mcu以及集成部件;

7、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集成部件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集成部件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mcu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mcu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驱电机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主驱电机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第一储液罐连接至所述电机散热器。

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还包括回路水温传感器以及冷却液水泵;

9、所述水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机散热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液水泵的一端,所述冷却液水泵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成部件;

10、所述回路水温传感器还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冷却液水泵还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1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回路单元包括冷凝器、电动压缩机以及截止阀;

12、所述冷凝器的冷媒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的冷媒输入端,所述冷凝器的冷媒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截止阀的一端,所述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空调单元的热力膨胀阀的冷媒输入端。

1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回路中设有冷媒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媒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14、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式水加热器、加热水泵以及三通阀;

15、所述加热水泵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式水加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加热水泵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的冷却液输出端,所述加热水泵的冷却液输入端还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空调单元的冷却液输出端;

16、所述电子式水加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三通阀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三通阀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集成换热单元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三通阀的冷却液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空调单元的冷却液输入端。

17、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换热单元包括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器以及热交换器;

18、所述冷凝器的冷媒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冷媒输入端;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冷媒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冷媒输入端;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加热水泵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三通阀的冷却液输出端。

1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包括电池包、电池回路水泵以及第二储液罐;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输出端,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回路水泵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输入端;

20、所述第二储液罐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二储液罐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加热水泵。

2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入端设有电池入水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出端设有电池出水口温度传感器。

22、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载具,该交通载具包括前述的任意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使用集成换热单元将电池和乘员舱热管理进行系统集成,减少电池ptc和电池散热器,提高了系统集成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热管理系统成本。并且由于电池和乘员舱热管理集成,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ptc加热和压缩机制冷的能量按需分配,提高能量利用率。除此之外,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压缩机制冷,冷媒在ac冷却液回路单元中与电池回路进行换热,从而提升电池热管理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独立冷却回路单元、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乘员舱空调单元、集成换热单元、散热风扇、ac冷却液回路单元以及冷凝回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包括电机散热器、第一储液罐、主驱电机、mcu以及集成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冷却回路单元还包括回路水温传感器以及冷却液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路单元包括冷凝器、电动压缩机以及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路中设有冷媒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媒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式水加热器、加热水泵以及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换热单元包括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器以及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包括电池包、电池回路水泵以及第二储液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入端设有电池入水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包的冷却液输出端设有电池出水口温度传感器。

10.一种交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载具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员舱与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交通载具,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独立冷却回路单元、电池冷却液回路单元、乘员舱空调单元、集成换热单元、散热风扇、AC冷却液回路单元以及冷凝回路单元;系统使用集成换热单元将电池和乘员舱热管理进行系统集成,减少电池PTC和电池散热器,提高了系统集成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热管理系统成本。并且由于电池和乘员舱热管理集成,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PTC加热和压缩机制冷的能量按需分配,提高能量利用率;并且系统可以通过压缩机制冷,冷媒在AC冷却液回路单元中与电池回路进行换热,从而提升电池热管理性能,本申请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管理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