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

文档序号:34352287发布日期:2023-06-03 23:1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


背景技术:

1、铁轨轨道承受着多变化的垂直、横向、纵向的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从钢轨通过轨和道床传递到路基,通过力学理论,分析研究在各种荷载条件下,轨道各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而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铁轨轨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列车的长期压,轨道表面的肥边发生轻微变化,需要维护人员对该处进行检修,保证轨道的正常使,因此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地故障检测装置,且这些故障检测装置上会携带大量的检修器具,如打磨机等检修用的器械,为了方便检修,这些检测装置,如轨检车,其均通过轨道轮安装在轨道上,用于沿着轨道运行,但是这些轨检车在每次使用时,均需要人工抬起,将底部的轨道轮对准轨道再将整个轨检车放置在轨道上,由于这些车辆上放置了大量的检修器具,导致整个轨检车的重量非常的大,每次使用均需要抬起动作,检测完成还需要抬起并移开轨检车,需要多人配合,非常的麻烦,特别是短行程的检修,使用到电机控制驱动的轨检车的质量比普通的手推式检测设备更大,对于将检测装置放置在轨道上以及移除至轨道外的难度会更高。

2、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行走故障检测装置,其一般利用轨道轮与轨道滚动接触,由于铁轨附近含有大量的石块,故在进入轨道区域时,整个装置利用轨道轮很难进行移动,轨道轮体积小,不便于在有大量石块的区域内移动,而且移动会产生大量的振动,导致装置内部放置的检修器具产生较大振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采用两个大体积的轨道轮,作为在颠簸路面以及轨道上的滚动件使用,可以有效应对颠簸路面,并可利用滚动方式进出铁轨,更加的省力,且具有更好的抗震性,有效保护内部的检修器具,并可以很好的保存检修器具,另外还能缩小体积,方便携带,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包括:

3、膨胀载体,膨胀载体内部中空,且在中空区域内放置故障检修器具,当不使用时,膨胀载体呈收纳状态;

4、两个轨道轮,两个轨道轮分设在膨胀载体的两侧,且轨道轮的外径均大于膨胀载体的外径,使得轨道轮安装在轨道上时,膨胀载体处于架空状态;

5、两根操作手柄,两根操作手柄分设在膨胀载体的两侧,操作手柄的一端均与膨胀载体两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每根操作手柄上均滚动安装一个轨道轮。

6、更优地,所述操作手柄上靠近膨胀载体一端均固定安装一轴承,所述轨道轮固定安装在轴承的外环上,操作手柄远离膨胀载体一侧设置柔软拿捏部。

7、更优地,所述轨道轮均包括轮体、固定套以及多根连接杆,固定套均固定安装在轴承上,多根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体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轮体的外圆面均设置一个环形轨道槽。

8、更优地,所述环形轨道槽的底面均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环形橡胶圈。

9、更优地,所述膨胀载体包括一中间环以及两个浮动罩,所述浮动罩自中间环的开口装入至中间环内,所述浮动罩的内部均开设一个镂空腔,两个浮动罩的相对面均开口,并使得两个浮动罩之间的镂空腔与中间环内部空间相通,两浮动罩之间定位环内安装一弹性膨胀件,通过弹性膨胀件吸入气体后将两个浮动罩顶出至中间环的外部。

10、更优地,所述浮动罩与中间环均为圆形,浮动罩的外径等于中间环的内径,所述浮动罩的外圆面上环绕浮动罩一圈设置有多根导向杆,对应导向杆的中间环内壁面均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杆滑动装入至导向滑槽内。

11、更优地,所述浮动罩上环绕浮动罩一圈均设置多个储物筒,储物筒内具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储物腔,储物腔的底部开口靠近弹性膨胀件,故障检修器具放置在储物腔内后其底部与弹性膨胀件弹性接触,储物腔的外侧开口均设置一螺纹密封盖,所述螺纹密封盖与储物腔外侧开口内的内螺纹啮合。

12、更优地,所述弹性膨胀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膨胀件上设置有一进出气阀,且弹性膨胀件对应每个储物筒的位置均设置一层加厚的橡胶接触层。

13、更优地,所述中间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丝孔,对应螺丝孔的浮动罩上均开设一个定位孔,每个螺丝孔内均锁入一螺丝,当浮动罩缩入至中间环内时,将螺丝穿过螺丝孔并定位在浮动罩的定位孔内,用于限制浮动罩相对中间环打开。

14、更优地,所述轨道轮的外圆面均包裹设置一层橡胶减震层。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较大外径的轨道轮,进而将中间的膨胀载体架空,因此利用大外径的轨道轮,不仅可以在不平的地面滚动行走,也可以更加顺利的利用滚动的方式进出轨道杆,减少抬起动作,使得装置在进出轨道杆时可以更加的省力,受装置重量影响更少,操作更加的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16、二、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整个膨胀载体呈收纳状态,浮动罩带着检修工具缩入至中间环内,因此整体体积小,方便携带与收纳,且收纳状态可以对检修器具更好的保护,不会外露检修器具;

17、三、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器具在放置保存时,可以与柔软的弹性膨胀件弹性接触,所以当在不平的区域行走时,受外部振动影响小,减少内部检修器具因为振动撞击而容易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7)上靠近膨胀载体一端均固定安装一轴承(6),所述轨道轮(1)固定安装在轴承(6)的外环上,操作手柄(7)远离膨胀载体一侧设置柔软拿捏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轮(1)均包括轮体、固定套(5)以及多根连接杆,固定套(5)均固定安装在轴承(6)上,多根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套(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体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轮体的外圆面均设置一个环形轨道槽(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槽(2)的底面均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环形橡胶圈(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载体包括一中间环(3)以及两个浮动罩(8),所述浮动罩(8)自中间环(3)的开口装入至中间环(3)内,所述浮动罩(8)的内部均开设一个镂空腔,两个浮动罩(8)的相对面均开口,并使得两个浮动罩(8)之间的镂空腔与中间环(3)内部空间相通,两浮动罩(8)之间定位环(15)内安装一弹性膨胀件(13),通过弹性膨胀件(13)吸入气体后将两个浮动罩(8)顶出至中间环(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罩(8)与中间环(3)均为圆形,浮动罩(8)的外径等于中间环(3)的内径,所述浮动罩(8)的外圆面上环绕浮动罩(8)一圈设置有多根导向杆(11),对应导向杆(11)的中间环(3)内壁面均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杆(11)滑动装入至导向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罩(8)上环绕浮动罩(8)一圈均设置多个储物筒(16),储物筒(16)内具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储物腔(17),储物腔(17)的底部开口靠近弹性膨胀件(13),故障检修器具放置在储物腔(17)内后其底部与弹性膨胀件(13)弹性接触,储物腔(17)的外侧开口均设置一螺纹密封盖(12),所述螺纹密封盖(12)与储物腔(17)外侧开口内的内螺纹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膨胀件(13)采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膨胀件(13)上设置有一进出气阀(14),且弹性膨胀件(13)对应每个储物筒(16)的位置均设置一层加厚的橡胶接触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丝(10)孔,对应螺丝(10)孔的浮动罩(8)上均开设一个定位孔,每个螺丝(10)孔内均锁入一螺丝(10),当浮动罩(8)缩入至中间环(3)内时,将螺丝(10)穿过螺丝(10)孔并定位在浮动罩(8)的定位孔内,用于限制浮动罩(8)相对中间环(3)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轮(1)的外圆面均包裹设置一层橡胶减震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行走故障装置,包括膨胀载体,膨胀载体内部中空,且在中空区域内放置故障检修器具,当不使用时,膨胀载体呈收纳状态;两个轨道轮,两个轨道轮分设在膨胀载体的两侧,且轨道轮的外径均大于膨胀载体的外径,使得轨道轮安装在轨道上时,膨胀载体处于架空状态;两根操作手柄,两根操作手柄分设在膨胀载体的两侧,操作手柄的一端均与膨胀载体两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每根操作手柄上均滚动安装一个轨道轮。本技术利用滚动进出轨道,操作更加省力,并可对内部保存的检修器具进行更好的保护,减少因为振动损坏的情况,整体可收纳,故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玛丽埃拉·塞拉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幼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