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4451发布日期:2023-10-14 09: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因其具有零排放、使用成本低、噪音小、能耗低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

2、目前,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电池容量和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提高电池容量的方法是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和增加电池能量密度,电池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整车重量的增加,使得增加续航里程的效果会有所欠缺,无限的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会带来高自燃的风险;因此,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成为了汽车厂商研究的重点。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和周围的空气产生碰撞形成风阻,而汽车的风阻来源于车头的迎面阻力,以及车尾的压差阻力,车前面的压力大于车后面的压力,形成阻力,阻碍汽车的行驶,相关研究表明,汽车在高速工况下,风阻在行驶阻力中占70%以上。对于纯电suv汽车以120kph匀速行驶时,整车风阻每降阻10count,续航里程等效增加5km。通过提升车尾的压力,可以降低压差阻力,而提升车尾压力的方式是对汽车尾部的底护板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以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提高续航里程。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包括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呈落差式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尾部。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设置,具有遮蔽的作用,能够为发动机提供保护,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均匀的道路对发动机冲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4、由于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呈落差式设置,与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连接成一个整体相比,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呈落差式设置的优势是:车底的高速气流经过一号底护板末端便可提前分离,使汽车底部的涡心远离了车尾,从而提升了车尾的压力,降低了整车的风阻系数,有效的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同时,也降低了噪音,提升了乘坐舒适感。

5、如果汽车的尾部只设置有一号底护板,部分低速气流就会在汽车的底部进行涡旋,从而降低了车尾的压力,增大了压差阻力,从而减少了续航里程,而二号底护板的设置,能避免这个问题。

6、进一步,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连线和水平方向所成的锐角为θ1,二号底护板与水平方向所成的锐角为θ2,θ1>θ2。

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θ1>θ2,使得车底的高速气流在经过一号底护板末端时,分离效果好,同时,能够减小低速气流在汽车底部的涡旋,提升了车尾的压力,降低了整车的风阻系数。

8、进一步,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x向间距为d1,d1<100mm。

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d1<100mm,使得车底的高速气流在经过一号底护板末端时,能够更好的分离,同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低速气流在汽车底部的涡旋,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了车尾的压力,降低了整车的风阻系数。

10、进一步,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z向间距为d2,当 d2>50mm时,一号底护板水平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 d2>50mm时,便可以保证θ1>θ2,将一号底护板水平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便于一号底护板的安装,同时,也能提升汽车尾部的压力,从而降低压差阻力,有效的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12、进一步,当θ1≤θ2时,一号底护板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

1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于不同的车型,汽车底部的结构也不相同,当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z向间距比较小时,会导致θ1≤θ2,此时将一号底护板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便能保证θ1>θ2,从而能够提升车尾的压力,从而降低压差阻力,提高续航里程,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14、可以根据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z向间距,灵活的调节一号底护板的安装位置,以便于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具有通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呈落差式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尾部,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连线和水平方向所成的锐角为θ1,二号底护板与水平方向所成的锐角为θ2,θ1>θ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x向间距为d1,d1<1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号底护板与二号底护板的z向间距为d2,当 d2>50mm时,一号底护板水平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其特征在于:当θ1≤θ2时,一号底护板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底护板降阻结构,包括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一号底护板和二号底护板呈落差式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尾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提高续航里程,同时,也能降低噪音,提升了乘坐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何洪川,段孟华,张全周,吕雪东,陈亿,李国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