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的行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336发布日期:2023-11-23 00:2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的行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的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1、轨道车是维修施工部门执行任务的主要运输工具,按照传动方式,轨道车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类型。

2、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车大都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轮组件中的前轮旋转,实现轨道车的行驶,且前轮组件中的前轮连接有方向盘能调向装置,以改变轨道车的行驶方向,为了实现轨道车的稳定转向,通常后轮组件中的车轮之间通过差速器连接,使得车架两侧的后轮能够实现不同转速的旋转,以配合前轮组件,完成轨道车的顺利转向。但是,无论是前轮组件还是后轮组件中的车轮,其相对于车架的高度位置始终固定不变,导致车架的底盘高度位置固定不变,当底盘过低时,能显著降低轨道车的重心,虽然有助于稳定行驶,但是轨道车底部容易受到磨损,且难以在较高的轨道上行驶,而当底盘高度高,虽然方便通过障碍物,但是相应的轨道车的行驶稳定性急剧下降,此外在轨道上行驶时,旋转的车轮容易与地面的轨道接触发生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车轮的损坏。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具有调节重心高度位置以适用于在道路和轨道上行驶的技术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包括:

3、车架,用于与轨道车的车体固定连接;

4、路面行驶组件,包括长条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分设于所述车架的两侧,所述车轮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且轴向与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一致;

5、轨道行驶组件,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上的压轨轮,所述压轨轮的轴心线与所述车轮的轴心线平行;

6、升降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升降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输出端与轨道车的离合器连接,以带动所述行驶组件升降移动。

7、进一步,为了增大车轮的活动路径范围,以便进一步保证路面行驶和轨道行驶的稳定性,所述压轨轮轴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所述车轮的活动路径之间。

8、进一步,为了方便轨道车转弯,所述连接件为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两端与所述车轮一一对应连接。

9、进一步,为了由离合器通过升降传动组件带动路面行驶组件升降移动,所述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传动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上且与轨道车离合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传动蜗轮和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沿铅垂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蜗杆的轴向垂直,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传动连接。

10、进一步,为了实现连接件的稳定升降移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同步单元和通过同步单元连接的两个升降单元,所述同步单元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两个所述升降单元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1、进一步,为了实现传动杆和两个升降单元的同步运动,所述同步单元包括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内侧设置有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上且依次传动连接的三个转动轮,三个转动轮分别为与所述传动杆同轴线连接的主动轮和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单元连接的两个从动轮。

12、进一步,为了保证同步带、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之间稳定的传动连接,三个所述转动轮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同步带的周向内壁之间均设置有闭环状的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以实现所述同步带与三个所述转动轮铅垂方向的限位配合。

13、进一步,为了实现连接件的稳定升降移动,两个所述升降单元均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杆和螺套,所述螺套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螺杆沿铅垂方向延伸且与其所对应的同步轮同轴心线连接。

14、进一步,为了加强连接件和车轮升降移动的稳定性,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口,所述车轮同轴心线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差速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导向口的两个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螺套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密封套设于所述转轴外。

15、进一步,为了加强车架的结构,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承重梁。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车的行驶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将升降传动组件设置在路面行驶组件和轨道车的离合器之间,调节路面行驶组件的高度和轨道车的重心,通过降低车轮的高度与路面接触以支撑轨道车路面行驶,增加车轮的高度使压轨轮与轨道接触以支撑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从而满足不同的行驶需要。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轨轮(300)轴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所述车轮(200)的活动路径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差速器(400),所述差速器(400)的两端与所述车轮(200)一一对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传动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100)上且与轨道车离合器连接的蜗杆(500)、与所述蜗杆(500)啮合的传动蜗轮(600)和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100)上的传动杆(700),所述传动杆(700)沿铅垂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蜗杆(500)的轴向垂直,所述传动杆(700)通过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同步单元和通过同步单元连接的两个升降单元,所述同步单元与所述传动杆(700)连接,两个所述升降单元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包括同步带(800),所述同步带(800)的内侧设置有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100)上且依次传动连接的三个转动轮,三个转动轮分别为与所述传动杆(700)同轴线连接的主动轮(900)和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单元连接的两个从动轮(1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转动轮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同步带(800)的周向内壁之间均设置有闭环状的限位凹槽(120)和限位凸起(801),以实现所述同步带(800)与三个所述转动轮铅垂方向的限位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单元均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杆(130)和螺套(140),所述螺套(140)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螺杆(130)沿铅垂方向延伸且与其所对应的同步轮同轴心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口(150),所述车轮(200)同轴心线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差速器(400)连接的转轴(210),所述转轴(210)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导向口(150)的两个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螺套(140)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20),所述连接套(220)密封套设于所述转轴(210)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0)上还设置有承重梁(18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的行驶装置,包括车架,路面行驶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车轮;轨道行驶组件,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于所述车架上的压轨轮;升降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升降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输出端与轨道车的离合器连接,以带动所述行驶组件升降移动。本技术轨道车的行驶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将升降传动组件设置在路面行驶组件和轨道车的离合器之间,调节路面行驶组件的高度和轨道车的重心,通过降低车轮的高度与路面接触以支撑轨道车路面行驶,增加车轮的高度使压轨轮与轨道接触以支撑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从而满足不同的行驶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杜天文,廖增,李彦彬,陈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63810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