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712发布日期:2023-06-15 13:1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救援,具体为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车辆道路救援是指车辆在行车前不能启动、行驶途中出现故障或事故无法继续安全行驶等各种困境,由专业汽车救援人员到现场提供排除故障、恢复安全行驶、解脱困境及拖车援助,在对车辆进行拖车援助的时候需要将车轮固定进行拖车,现有的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大多数为将车轮牵引至拖车上,随后通过绳子以及卡扣的配合将车轮捆绑至拖车上面,完成对车辆车轮的固定,但是长久以往绳子会发生损耗导致绳子断裂风险,且绳子固定性较差,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安全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可以对每个车轮都进行精确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车轮松动风险,且可以根据车轮间距调节,使其适应性大大增加,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机构;

3、底板:其前后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架,底板上端内壁右侧开设的燕尾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位置对应的l型夹持板,底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与l型夹持板位置对应的避让口,支架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l型夹持板分别与双向丝杆对应端螺纹连接;

4、固定机构:其设置于底板的内部左侧,可以对每个车轮都进行精确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车轮松动风险,且可以根据车轮间距调节,使其适应性大大增加。

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位于底板的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实现了对电器的控制。

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前侧中部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电机二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了对车辆右侧车轮的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壁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支架的左端中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了对车轮固定间距的调节。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座一、连杆、转动座二、丝杆、夹持板、插片和对接板,所述夹持板前后对称滑动连接于底板上端开设的燕尾滑槽二内部,底板的上端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接板,对接板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夹持板的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插片,插片分别与前后相邻的插槽插接,夹持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转动座一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底板的内壁上端开设的燕尾滑槽三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座二,连杆远离转动座一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转动座二前后对应端转动连接,底板的顶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转动座二的中部与丝杆螺纹连接,实现了对车辆左侧车轮的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内壁上端左侧设置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与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电机一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了对车辆左侧车轮固定的驱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右侧斜面前后两端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增大摩擦力避免手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2、人员先将车辆车轮固定装置通过安装架安装到救援拖车上面,当有车辆出现故障需要拖车的时候,人员通过救援拖车上的牵引装置,将汽车牵引至底板上端,再牵引车辆过程中防滑凸起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车辆打滑,将车开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观察左右两对车轮的间距再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打开电动推杆运转,伸缩端伸缩带动支架上的l型夹持板向左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关闭电动推杆运转,紧接着再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打开电机二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两侧的l型夹持板向内靠拢对车辆右侧轮胎实现固定,随后在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打开电机一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旋转,使转动座二向右移动,带动两侧的连杆向内收缩,使两侧的夹持板向内聚拢对左侧轮胎实现固定,插片可以插入对接板的插槽限制车辆左右移动,可以对每个车轮都进行精确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车轮松动风险,且可以根据车轮间距调节,使其适应性大大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固定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所述控制开关组(6)位于底板(1)的外部,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的前侧中部设置有电机二(7),电机二(7)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电机二(7)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壁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伸缩端与支架(10)的左端中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9)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转动座一(21)、连杆(22)、转动座二(23)、丝杆(24)、夹持板(25)、插片(26)和对接板(27),所述夹持板(25)前后对称滑动连接于底板(1)上端开设的燕尾滑槽二内部,底板(1)的上端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接板(27),对接板(27)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夹持板(25)的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插片(26),插片(26)分别与前后相邻的插槽插接,夹持板(2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21),转动座一(2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22),底板(1)的内壁上端开设的燕尾滑槽三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座二(23),连杆(22)远离转动座一(21)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转动座二(23)前后对应端转动连接,底板(1)的顶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12),立板(12)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24),转动座二(23)的中部与丝杆(2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壁上端左侧设置有电机一(5),电机一(5)的输出轴与丝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电机一(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斜面前后两端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机构;底板:其前后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架,底板上端内壁右侧开设的燕尾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位置对应的L型夹持板,底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与L型夹持板位置对应的避让口,支架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L型夹持板分别与双向丝杆对应端螺纹连接;固定机构:其设置于底板的内部左侧,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位于底板的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车辆车轮固定装置,可以对每个车轮都进行精确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车轮松动风险,且可以根据车轮间距调节,使其适应性大大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李湧,刘学博,王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恒鹏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