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载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后座支架。
背景技术:
1、在车载配件领域中,车载支架已非常普及,一般的车载支架为安装在前控台供驾驶员夹持手机的支架,但落坐后排的乘客在旅途中往往需要通过看视频或玩游戏等来打发时间,但若长时间手持手机或平板又容易造成手部疲劳。
2、因此,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车载后座支架,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的支撑杆上,供后排乘客夹持固定手机或平板电脑;然而,现有的车载后座支架的安装操作方式较费劲,并且安装后稳定性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载后座支架安装费劲、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后座支架,用于将电子设备通过夹持设备夹持并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后背上,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该车载后座支架包括:
4、基座,包括基架和中空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基架上凸设有用于连接夹持设备的连接端;
5、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基架的两侧,各所述撑杆的末端设有连接件;
6、其中,至少一所述撑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基架滑动连接,且中间部分螺纹套接有所述调节件;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基架转动时,对应的所述撑杆受所述调节件的螺旋传动朝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撑杆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使得对应的所述撑杆末端的所述连接件与汽车座椅头枕的支撑杆进行连接固定或脱离配合。
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基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一所述撑杆为固定杆,另一支撑杆为移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调节件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端上,且中间部分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基架的第二端上朝背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凸设有滑动连接柱,所述滑动连接柱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中空腔内,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滑动连接柱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移动杆与所述滑动连接柱之间通过凹凸结构周向限位。
1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滑动连接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连接柱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以形成滑道,所述移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上。
1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安装在所述基架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接柱的末端,所述调节件转动连接在基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移动杆穿设所述第二端盖,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端与第二端盖之间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连接。
1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节件包括中空的转动轮筒,所述转动轮筒转动套接在所述基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转动轮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以与所述转动轮筒螺旋直线传动。
1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基架的第二端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壁与所述转动轮筒一端的内周壁抵接;和/或,
14、所述转动轮筒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端盖的侧边缘插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1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弹性件和滚珠,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壁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轮筒的内周壁上围绕所述转动轮筒的中心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珠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一部分穿过所述安装槽伸至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以在所述转动轮筒的转动过程中对所述转动轮筒进行的定点卡位。
1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卡爪,两个所述卡爪相对或相背设置在两个所述撑杆的末端;和/或,
17、所述卡爪与所述撑杆一体成型;和/或,
18、所述卡爪的内弧面上设有垫片。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后座支架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20、该车载后座支架通过在基座两侧连接两撑杆,至少一撑杆与基座滑动连接,并与调节件螺旋传动,通过转动安装在基座的基架上的调节件做回转运动,转化为撑杆的直线运动以相对基座靠近或远离,使得撑杆末端的连接件与汽车座椅头枕的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或分离,以实现车载后座支架连接安装或拆卸;一方面,该车载后座支架构造简单紧凑、工作平稳,通过转动转化为直线移动的方式对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简便,并且只需对调节件施加较小的转矩就能对撑杆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从而调节时更加省力;另一方面,由于调节件与撑杆组成了螺旋副,而螺旋副能够自锁且承载能力大,利于增大该车载后座支架与汽车座椅头枕的支撑杆之间的安装连接强度,以及自身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因为车载环境的颠簸导致连接松脱。
1.一种车载后座支架,用于将电子设备通过夹持设备夹持并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后背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后座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一所述撑杆为固定杆,另一支撑杆为移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调节件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端上,且中间部分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的第二端上朝背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凸设有滑动连接柱,所述滑动连接柱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中空腔内,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滑动连接柱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与所述滑动连接柱之间通过凹凸结构周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连接柱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以形成滑道,所述移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安装在所述基架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接柱的末端,所述调节件转动连接在基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移动杆穿设所述第二端盖,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端与第二端盖之间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中空的转动轮筒,所述转动轮筒转动套接在所述基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转动轮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移动杆的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以与所述转动轮筒螺旋直线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的第二端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壁与所述转动轮筒一端的内周壁抵接;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弹性件和滚珠,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壁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轮筒的内周壁上围绕所述转动轮筒的中心线凹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珠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一部分穿过所述安装槽伸至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以在所述转动轮筒的转动过程中对所述转动轮筒进行的定点卡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后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卡爪,两个所述卡爪相对或相背设置在两个所述撑杆的末端;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