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3996发布日期:2023-07-05 17:4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1、混合动力车辆是指拥有两种不同动力源的汽车。这两种动力源在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下分别工作或者一起工作,例如起步、低中速、匀速、加速、高速、减速、刹车等行驶状态,通过这种组合达到最少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实现省油和环保的目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于整车而言关乎的是安全性,于驾乘人员而言,影响的是舒适性,所以热管理系统在整车的重要性非常强,同时也是,新能源车渗透提升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的汽车热管理系统会更加复杂,要求也会更高,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其均对热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升级诉求。

2、现有混合动力卡车的热管理机组中,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采用分离的设计方案占用整车空间大,冷却部件数量多导致安装困难,整车重量大导致耗能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能够节约整车布置空间,减少冷却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整车重量和耗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框体、电子风扇、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所述电子风扇设置于所述机组框体上,所述电子风扇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进行散热,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组框体内,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用于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电池冷却器、冷凝器、电池冷却水泵、空调压缩机和热膨胀阀,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用于对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进行冷却,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电机散热器和电机冷却水泵。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还包括冷媒管路和冷却液管路,所述冷媒管路通过第一卡箍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所述冷却液管路通过第二卡箍安装在所述电机散热器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机组框体上设置有冷媒加注口,所述冷媒加注口与所述冷媒管路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冷却水泵和所述电机冷却水泵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冷凝器通过固定座和第一减震悬置垫块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冷却器通过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空调压缩机安装在第三固定支架上,再通过螺栓和底座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机散热器通过第四固定支架和第二减震悬置垫块固定在所述机组框体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的可选方案,所述机组框体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机组框体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电池框架内。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机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通过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通过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对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进行冷却,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集成于机组框体内,且共用电子风扇,使得机组框体的外部结构简单以及内部结构紧凑,提高了整个热管理机组的散热效率,节约了整车布置空间,减少了冷却部件数量,从而降低了整车成本、整车重量和整车耗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特征:

1.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框体(2)、电子风扇(1)、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所述电子风扇(1)设置于所述机组框体(2)上,所述电子风扇(1)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进行散热,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组框体(2)内,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用于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电池冷却器(7)、冷凝器(4)、电池冷却水泵(5)、空调压缩机(10)和热膨胀阀,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用于对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进行冷却,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电机散热器(3)和电机冷却水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管路(8)和冷却液管路(9),所述冷媒管路(8)通过第一卡箍安装在所述冷凝器(4)上,所述冷却液管路(9)通过第二卡箍安装在所述电机散热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框体(2)上设置有冷媒加注口(19),所述冷媒加注口(19)与所述冷媒管路(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水泵(5)和所述电机冷却水泵(6)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3)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通过固定座(11)和第一减震悬置垫块(12)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器(7)通过第二固定支架(14)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压缩机(10)安装在第三固定支架(16)上,再通过螺栓和底座(17)安装在所述机组框体(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器(3)通过第四固定支架(18)和第二减震悬置垫块(15)固定在所述机组框体(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框体(2)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机组框体(2)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电池框架内。

10.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机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热管理机组及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框体、电子风扇、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电子风扇用于对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进行散热。本技术通过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通过电机冷却循环组件对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进行冷却,电池冷却循环组件和电机冷却循环组件集成于机组框体内,且共用电子风扇,使得机组框体的外部结构简单以及内部结构紧凑,提高了整个热管理机组的散热效率,节约了整车布置空间,减少了冷却部件数量,从而降低了整车成本、整车重量和整车耗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刚,张源,温星亮,胡金蕊,王秀鹏,李连强,崔少斐,徐光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