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4404发布日期:2023-07-18 19: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均采用轮毂电机进行驱动,轮毂电机的中心为与轴固定连接的定子,轴与电动自行车的后叉固定连接,定子外罩有可沿轴转动的转子,转子与车轮的轮辐固定连接。当采用电动模式时,定子通电,使转子转动,进而使车轮转动,使电动自行车前行。

2、转子上设有飞轮,飞轮上绕有链条。当采用人力模式时,链条带动飞轮旋转,进而带动转子转动,使车轮旋转,从而带动电动自行车前行。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转子内沿圆周方向上嵌有永磁体,其重量大,因而人力骑行时非常费力,造成电动自行车人力模式时骑行费力,骑行速度慢,只能用于应急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在人力模式下骑行费力,骑行速度慢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包括轴、设置在轴上的轮毂电机、罩在轮毂电机外的罩子以及套在轴上的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轮毂电机中心的定子与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均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罩子与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飞轮的外圈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飞轮的内圈与轮毂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的内圈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的外圈与链条相连,所述罩子与车轮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车轮前行,当处于人力骑行模式时,链条的驱动力矩通过第一飞轮的外圈传递给第一飞轮的内圈,使第一飞轮的内圈转动,第二飞轮的外圈沿其内圈打滑;当处于电动模式时,转子的驱动力矩通过第二飞轮的内圈传递给第二飞轮的外圈,使第二飞轮的外圈转动,第一飞轮的内圈沿其外圈打滑。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分别设置在罩子的两侧,所述罩子一侧与第一飞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罩子的另一侧与第二飞轮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一侧与第二飞轮的内圈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飞轮和第一飞轮由近及远依次设置在罩子的同侧,所述罩子靠近第二飞轮的一侧与第二飞轮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罩子另一侧与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子靠近第二飞轮的一侧与第二飞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另一侧与轴转动连接,所述罩子靠近第二飞轮的一侧与转子靠近第二飞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飞轮的外圈与第一飞轮的内圈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之间设有套在轴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截面为朝向第一飞轮的凸字形,所述连接套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飞轮的内圈和第二飞轮的外圈分别与连接套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飞轮的外圈与罩子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的内圈与转子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一飞轮的内圈与罩子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的内圈以及第二飞轮的外圈分别与连接套对应的一端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的外圈与罩子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的内圈与转子螺纹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设有轴和轮毂电机,轮毂电机外设有罩子,轴上设有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当电动自行车处于人力模式时,人力骑行通过第一飞轮带动罩子以及与罩子固定连接的车轮转动,使电动自行车前行,轮毂电机的转子不会随之转动,由于罩子的重量远小于转子的重量,因而电动自行车在骑行时会非常轻便,也容易提升骑行速度。当电动自行车处于电动模式时,轮毂电机通过第二飞轮带动罩子旋转,进而带动车轮转动,使电动自行车前行,链条不会随之转动,从而避免链条带动电动自行车的脚踏板转动而对骑行者的脚和腿造成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4)、设置在轴(4)上的轮毂电机、罩在轮毂电机外的罩子(2)以及套在轴(4)上的第一飞轮(5)和第二飞轮(8);所述轮毂电机中心的定子(9)与轴(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5)和第二飞轮(8)均与轴(4)间隙配合,所述罩子(2)与轴(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飞轮(8)的外圈与罩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飞轮(8)的内圈与轮毂电机的转子(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5)的内圈与罩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5)的外圈与链条(3)相连,所述罩子(2)与车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轮前行,当处于人力骑行模式时,链条(3)的驱动力矩通过第一飞轮(5)的外圈传递给第一飞轮(5)的内圈,使第一飞轮(5)的内圈转动,第二飞轮(8)的外圈沿其内圈打滑;当处于电动模式时,转子(6)的驱动力矩通过第二飞轮(8)的内圈传递给第二飞轮(8)的外圈,使第二飞轮(8)的外圈转动,第一飞轮(5)的内圈沿其外圈打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5)和第二飞轮(8)分别设置在罩子(2)的两侧,所述罩子(2)一侧与第一飞轮(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罩子(2)的另一侧与第二飞轮(8)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子(6)的一侧与第二飞轮(8)的内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飞轮(8)和第一飞轮(5)由近及远依次设置在罩子(2)的同侧,所述罩子(2)靠近第二飞轮(8)的一侧与第二飞轮(8)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罩子(2)另一侧与轴(4)转动连接,所述转子(6)靠近第二飞轮(8)的一侧与第二飞轮(8)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子(6)的另一侧与轴(4)转动连接,所述罩子(2)靠近第二飞轮(8)的一侧与转子(6)靠近第二飞轮(8)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飞轮(8)的外圈与第一飞轮(5)的内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5)和第二飞轮(8)之间设有套在轴(4)上的连接套(10),所述连接套(10)截面为朝向第一飞轮(5)的凸字形,所述连接套(10)与轴(4)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飞轮(5)的内圈和第二飞轮(8)的外圈分别与连接套(10)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飞轮(8)的外圈与罩子(2)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8)的内圈与转子(6)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一飞轮(5)的内圈与罩子(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5)的内圈以及第二飞轮(8)的外圈分别与连接套(10)对应的一端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8)的外圈与罩子(2)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飞轮(8)的内圈与转子(6)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机双飞轮驱动系统,包括轴、设置在轴上的轮毂电机、罩在轮毂电机外的罩子以及套在轴上的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轮毂电机中心的定子与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均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罩子与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飞轮的外圈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飞轮的内圈与轮毂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的内圈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飞轮的外圈与链条相连,所述罩子与车轮固定连接。人力骑行通过第一飞轮带动罩子以及与罩子固定连接的车轮转动,使电动自行车前行,轮毂电机的转子不会随之转动,由于罩子的重量远小于转子的重量,因而电动自行车在骑行时会非常轻便,也容易提升骑行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董广恩,董晓骋,董晓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广恩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