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充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0528发布日期:2024-02-22 21: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充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一般涉及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充电柜。


背景技术:

1、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相较自行车、汽车和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具有省时省力,且出行便捷,停车方便的优势。

2、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锂电池大多都是方便拆卸的,因此,为了提高电池充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充电柜的使用开始越来越普遍。该种充电柜包含多个小的电池仓,用户只需将锂电池放入电池仓中,待充电完成后再将锂电池取出即可。

3、现有技术中,用于容纳锂电池的电池仓体大多为柜门式的固定结构,使用时,操作者将电池推入电池仓,使锂电池底部的充电接头与电池仓底部的充电接口电连接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再通过抽拉锂电池将其取出。该种充电柜,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推力大小的差异,会存在充电接头与充电接口连接不到位,造成充电打火情况的发生,增加起火风险,或因操作者用力过大,造成充电接头或充电接口损伤,影响锂电池和电池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包含该窗口旋转密封结构的充电柜,以提高在使用充电柜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2、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所述窗口旋转密封结构位于充电柜的柜体内,所述柜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所述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电池仓旋转,使其在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窗口以置入电池的装载状态,以及开口端竖直朝上以稳定盛装电池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

3、所述窗口内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包括外框和侧板,所述外框固定于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外框两侧的内壁上,从所述窗口延伸至所述柜体内部,与所述电池仓的两侧壁滑动相接。

4、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窗口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侧板的两端均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5、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的所述柜体的侧壁间的距离d3,小于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端面间的距离d1;在所述装载状态下,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凸出于所述窗口。

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的所述柜体的侧壁间的距离d3,不小于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窗口的底沿间的竖直距离d4;在所述装载状态下,所述电池仓的开口侧端部搭接于所述窗口的底沿上。

7、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壁间的距离d2,与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的所述柜体的侧壁间的距离d3相等;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电池仓与开设有所述窗口的所述柜体的侧壁相接。

8、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两侧边沿间的距离d6,不大于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窗口的顶沿间的最短距离d5。

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电池仓与所述窗口的顶沿相邻或相接。

10、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电池仓底端的两侧边沿间的距离d8,大于所述电池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窗口的底沿间的最短距离d7。

11、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包括:

12、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包括第一外壳,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转轴,所述第一外壳固定于所述电池仓,所述转轴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

13、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电池仓能够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

14、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柜。该充电柜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窗口旋转密封结构。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具有该窗口旋转密封结构的充电柜,通过旋转结构转动电池仓,使电池仓能够由水平状态或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间,操作者在使用充电柜时,将锂电池插入电池仓,然后,电池仓被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转动至竖直状态,通过锂电池自身的重力作用保证其充电接头与电池仓底部的充电接口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并降低充电接头与充电接口的磨损,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16、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具有该窗口旋转密封结构的充电柜,通过窗口处设置的密封框消除电池仓及窗口两侧的间隙,能够提高窗口处的密封效果;同时,可避免电池仓在转动过程中与窗口发生卡接;另外,密封框结构的设计,还能对窗口结构进行支撑,以提高该镂空处的机械强度;并对窗口的内沿进行遮盖,以避免操作者因窗口内沿过薄而划伤手臂。

17、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充电柜的柜体(10)内,所述柜体(10)的前面板上开设有窗口(11);所述柜体(10)内还设置有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30),所述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30)能够带动所述电池仓(20)旋转,使其在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窗口(11)以置入电池的装载状态,以及开口端竖直朝上以稳定盛装电池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11)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槽(16),所述侧板(1132)的两端均插设于所述定位槽(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11)的所述柜体(10)的侧壁间的距离d3,小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电池仓(20)的开口端端面间的距离d1;在所述装载状态下,所述电池仓(20)的开口端凸出于所述窗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11)的所述柜体(10)的侧壁间的距离d3,不小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窗口(11)的底沿(112)间的竖直距离d4;在所述装载状态下,所述电池仓(20)的开口侧端部搭接于所述窗口(11)的底沿(1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电池仓(20)的外侧壁间的距离d2,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和开设有所述窗口(11)的所述柜体(10)的侧壁间的距离d3相等;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电池仓(20)与开设有所述窗口(11)的所述柜体(10)的侧壁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电池仓(20)的开口端两侧边沿间的距离d6,不大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窗口(11)的顶沿(111)间的最短距离d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电池仓(20)与所述窗口(11)的顶沿(111)相邻或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电池仓(20)底端的两侧边沿间的距离d8,大于所述电池仓(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窗口(11)的底沿(112)间的最短距离d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30)包括:

10.一种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柜的窗口旋转密封结构及包含该窗口旋转密封结构的充电柜,该电池仓旋转安装结构位于柜体内,柜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窗口,柜体内设置有电池仓转动驱动结构,用于带动电池仓旋转;窗口内设置有密封框,密封框包括固定于柜体的外框,和设置于外框两侧内壁的侧板,侧板从窗口延伸至柜体内部,与电池仓的两侧壁滑动相接。该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结构转动电池仓,使电池仓内的锂电池能够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保证其充电接头与电池仓的充电接口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并且,窗口处设置的密封框可消除电池仓及窗口两侧的间隙,能够提高窗口处的密封效果;同时,还可避免电池仓在转动过程中与窗口发生卡接。

技术研发人员:吕楠楠,赵建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电投绿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