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储物盒、储物盒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利用补胎液以及充气泵对汽车轮胎进行修复是常用的补胎手段之一,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会发生速度变化以及经过颠簸路面,此时瓶内液体不仅会随着补胎液瓶晃动而晃荡,其自身也会发生晃荡。
2、当补胎液瓶内的压强由于液体晃荡幅度过大而远大于外界压强时,使用补胎液瓶进行补胎时,液体会快速从导管喷出,影响补胎工作,并且在液体晃荡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液体晃动声音影响司机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储物盒、储物盒总成和车辆,以至少解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补胎液瓶内部液体晃荡的声音会影响乘务舱内人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物盒,储物盒包括主表面,并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一拿取槽,第一安装槽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安装槽设有第二开口,第一拿取槽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3、其中,第一开口设于主表面,第二安装槽和第一拿取槽均位于第一安装槽远离的主表面的一侧,第一拿取槽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侧;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设于第一安装槽的底壁面,第四开口设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个侧壁面,且第四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个侧壁面的面积。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的储物盒通过将补胎液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将充气泵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来实现补胎液瓶与充气泵的固定,第二安装槽对补胎液瓶进行固定,避免补胎液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减小了补胎液在瓶内的晃动幅度,同时设置第一拿取槽便于补胎液瓶与充气泵的拿取,除此之外,充气泵位于补胎液瓶上方,从上方对补胎液瓶进行包裹,可以实现对补胎液晃荡声的有效隔音。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储物盒还包括第二拿取槽,第二拿取槽位于第二安装槽远离第一拿取槽的一侧,第二拿取槽包括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五开口设于主表面,第六开口连通第二安装槽的槽腔。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使用者可以从第一拿取槽、第二拿取槽中的任一个方向对补胎液瓶与充气泵进行取放,或者,可以同时通过第一拿取槽、第二拿取槽对补胎液瓶与充气泵进行取放,便于使用者操作。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邻近主表面的一侧,或者,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的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可以高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也可以与其平齐,当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时,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深度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一致,便于使用者拿取补胎液瓶;当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可以高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时,第二安装槽侧壁对补胎液瓶的支撑面积变大,有利于避免补胎液瓶在第二安装槽中晃动。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平齐。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加工,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平齐。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或者,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邻近主表面的一侧。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的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可以高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也可以与之平齐,当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时,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可一起加工,可以降低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邻近主表面的一侧,第一拿取槽的底壁可对补胎液瓶侧壁进行固定。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储物盒还包括连接孔,连接孔设于第二安装槽和第一拿取槽中至少一者的底壁面。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储物盒通过连接孔与车身进行固定,当第一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时,连接孔可设于第二安装槽和第一拿取槽中至少一者的底壁面;当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邻近主表面的一侧时,连接孔设于第二安装槽或者第一拿取槽中的底壁面。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储物盒还包括连接孔,连接孔设于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或者,连接孔设于第二拿取槽和第二拿取槽中每一者的底壁面。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的连接孔还可以设于靠近第二拿取槽一侧,当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平齐时,连接孔可设于平齐面任意位置;当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面邻近主表面的一侧时,连接孔设于第一拿取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二拿取槽中至少一者的底壁面。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储物盒还包括凹陷部,连接孔设于凹陷部的底壁面;凹陷部设于第二安装槽和第一拿取槽中至少一者的底壁面,或者,凹陷部设于第二拿取槽的底壁面,或者,凹陷部设于第一拿取槽和第二拿取槽中每一者的底壁面。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将连接孔设置在凹陷部内,以使位于储物盒一端的连接件完成连接后顶端面低于第二安装槽内壁表面,从而不影响补胎液瓶的安装。
19、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物盒总成,包括覆盖层以及上述任一项的储物盒,覆盖层设于主表面,覆盖层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的面积。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中覆盖层完全遮盖储物盒表面,可以对储物盒内部进行进一步隔音,以防止补胎液瓶发生的晃荡声音影响乘客以及驾驶者。
21、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补胎液瓶、充气泵以及上述的储物盒总成,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充气泵,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补胎液瓶。
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将补胎液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部、将充气泵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部,在对补胎液瓶以及充气泵进行充分固定的同时,充气泵还可以起到隔音效果,从而避免补胎液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晃荡声音对乘员舱内人员产生影响。
2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1.一种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2)和第一拿取槽(15),所述第一安装槽(11)设有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二安装槽(12)设有第二开口(121),所述第一拿取槽(15)设有第三开口(151)和第四开口(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还包括第二拿取槽(13),所述第二拿取槽(1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远离所述第一拿取槽(15)的一侧,所述第二拿取槽(13)包括第五开口(131)和第六开口(132),所述第五开口(131)设于所述主表面(14),所述第六开口(132)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槽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拿取槽(13)的底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底壁面邻近所述主表面(14)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拿取槽(13)的底壁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底壁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拿取槽(13)的底壁面与所述第一拿取槽(15)的底壁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拿取槽(15)的底壁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底壁面平齐,或者,所述第一拿取槽(15)的底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底壁面邻近所述主表面(1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还包括连接孔(16),所述连接孔(16)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和所述第一拿取槽(15)中至少一者的底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还包括连接孔(16),所述连接孔(16)设于所述第二拿取槽(13)的底壁面,或者,所述连接孔(16)设于所述第一拿取槽(15)和所述第二拿取槽(13)中每一者的底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1)还包括凹陷部(17),所述连接孔(16)设于所述凹陷部(17)的底壁面;
9.一种储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层(2)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盒(1),所述覆盖层(2)设于所述主表面(14),所述覆盖层(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11)的面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补胎液瓶(3)、充气泵(4)以及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储物盒总成,所述第一安装槽(11)用于安装所述充气泵(4),所述第二安装槽(12)用于安装所述补胎液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