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8602发布日期:2023-12-21 10:5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热管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中的压缩机和加热器是分体式设计,压缩机和加热器分别连接在车辆的不同位置,然后通过线束以及管道连接,导致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另外设置的线束和管道会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压缩机总成和加热机构;

3、所述压缩机总成包括壳体、压缩驱动器和压缩机构,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压缩机构均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均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入换热介质,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出所述换热介质,所述换热流道用于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并与所述加热机构换热。

4、可选地,所述换热流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入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

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罩壳、支撑座和封闭盖,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外罩壳一体成型,所述外罩壳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压缩机构均连接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压缩驱动器与所述压缩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封闭盖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并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封闭盖共同合围成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封闭盖朝向所述凹槽的一面。

6、可选地,所述外罩壳上设置有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所述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均与所述压缩机构连通。

7、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件和换热件,所述换热件连接于所述加热件,所述换热件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

8、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所述换热流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件,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换热件导热接触。

9、可选地,所述加热件构造为加热膜或ptc发热体,所述换热件构造为换热翅片,所述换热件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加热机构均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具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用于与外部系统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和第三连接端口,所述压缩驱动器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所述壳体设置有第四连接端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第三连接端口以及第四连接端口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安装壳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接插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15、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开设于所述安装壳朝向所述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包括第二电连接件和开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控制部件的一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并凸出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压缩驱动器电连接;

17、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包括第三电连接件和开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控制部件的一面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口并凸出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换热流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所述第三电连接件与所述加热机构电连接;

18、所述第四连接端口包括第四电连接件和开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控制部件的一面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口并凸出于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四电连接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19、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滤波组件、加热功率器件和压缩功率器件,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滤波组件、所述加热功率器件和所述压缩功率器件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20、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21、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或者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2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压缩功能和介质加热功能集成到一起,可以减少对于车辆的空间的占用,大大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可以不需要设置过多的连接线束和管道,提高构成的热管理系统的布局整洁性,同时可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同时,本热管理集成模块的集成化设计,使得在进行车辆的制造装配时,也可以方便一次装配即可完成压缩功能和介质加热功能的实现,减少器件装配操作,非常方便。

2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总成和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入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罩壳、支撑座和封闭盖,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外罩壳一体成型,所述外罩壳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压缩机构均连接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压缩驱动器与所述压缩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封闭盖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并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封闭盖共同合围成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封闭盖朝向所述凹槽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上设置有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所述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均与所述压缩机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件和换热件,所述换热件连接于所述加热件,所述换热件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流道内,所述换热流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件,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换热件导热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构造为加热膜或ptc发热体,所述换热件构造为换热翅片,所述换热件沿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加热机构均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具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用于与外部系统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和第三连接端口,所述压缩驱动器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换热入口和/或所述换热出口,所述壳体设置有第四连接端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第三连接端口以及第四连接端口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安装壳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接插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包括第二电连接件和开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控制部件的一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并凸出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压缩驱动器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滤波组件、加热功率器件和压缩功率器件,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滤波组件、所述加热功率器件和所述压缩功率器件均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15.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或者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本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压缩机总成和加热机构;所述压缩机总成包括壳体、压缩驱动器和压缩机构,所述压缩驱动器和所述压缩机构均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加热机构连接于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均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入换热介质,所述换热入口用于导出所述换热介质,所述换热流道用于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动并与所述加热机构换热。本热管理集成模块可以减少对于车辆的空间的占用,大大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龚国栋,关涛,王振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