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化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6991发布日期:2023-11-17 20: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薄壁化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保险杠,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薄壁化保险杠。


背景技术:

1、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bumper),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2、如公开号为cn2074036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壁化保险杠,其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且靠近车头前部的主料厚区域,位于主料厚区域两端且配合于车头两侧拐角的局部变料厚区域,围设于主料厚区域和局部变料厚区域四周的安装结构翻边区域;所述主料厚区域、局部变料厚区域及安装结构翻边区域为一体成型结构。

3、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在车牌安装区域,为了实现用螺栓对车牌的固定,其厚度需要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内板和外板结合双层结构的保险杠,两层结构均为薄壁结构,但预埋螺纹套管对车牌进行固定,无需单独对某处进行增加厚度,整体厚度均匀,且重量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化保险杠,包括内板、外板和若干个螺纹套管,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螺纹套管贯穿并连接于内板和外板。

3、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缓冲材料。

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材料为泡沫。

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材料为气囊。

6、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管为金属套管,其预埋于内板和外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管对应内板和外板处均设置有挡片。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内板和外板双层结构的保险杠,每层结构均为薄壁板,二者之间留有距离,进而通过螺纹套管连接内板和外板实现对车牌的固定,无需增加车牌处的厚度,整体重量较轻,同时在空腔内填充泡沫或气囊可以对内板和外板进行支撑,保证二者结构稳定,并在轻微碰撞时达到缓冲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化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外板和若干个螺纹套管,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螺纹套管贯穿并连接于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缓冲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化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为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化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为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薄壁化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为金属套管,其预埋于内板和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化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对应内板和外板处均设置有挡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化保险杠,包括内板、外板和若干个螺纹套管,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螺纹套管贯穿并连接于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缓冲材料,本技术采用内板和外板结合双层结构的保险杠,两层结构均为薄壁结构,但预埋螺纹套管对车牌进行固定,无需单独对某处进行增加厚度,整体厚度均匀,且重量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树,和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荃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