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4521发布日期:2023-11-30 04:2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儿童安全座椅,具体涉及到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1、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随着汽车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2、儿童安全座椅除了在安全性能上满足乘坐者的需求,在舒适性上也要满足乘坐者需求;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在靠背设计上,能够实现旋转、角度调节的功能,其上方还会搭配可以高度调节的头靠,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提升乘坐者的舒适性,当时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自身并不具备角度调节的功能,需要利用靠背的倾角调节来改变头靠的倾角,对于已经调整好靠背倾斜状态的乘坐者来说,头靠的调节又会影响到靠背,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会影响到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包括头靠主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头靠主体组件之间的中间头枕组件,和控制所述中间头枕组件的棘爪组件;

4、所述头靠主体组件包括头靠主体,所述头靠主体的内侧设有角度限位轴和旋转固定轴;所述中间头枕组件包括中间头枕,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头枕两侧的头枕基座,所述头枕基座的一端设有棘轮头,所述棘轮头的中部与所述旋转固定轴连接,所述棘轮头上设有弧形的角度限位槽,所述角度限位槽与所述角度限位轴连接;

5、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以及与所述棘爪连接复位弹簧,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头配合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连接至所述头靠主体,所述棘爪的一侧还设有释锁旋钮。

6、本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通过对所述头靠主体组件进行改进,能够在其内侧设置可调节角度的中间头枕,根据需要单独调整中间头枕的支撑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不会影响也不用改变安全座椅的整个靠背位置和角度,进一步提升乘坐者头部支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

7、所述头靠主体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安装于安全座椅的靠背上,所述头靠主体本身能够相对于安全座椅的靠背上下调整位置;所述中间头枕是安装于头靠主体内的部件,其不用与靠背连接和接触。

8、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旋转固定轴分别连接所述棘轮头,一方面起到连接所述头枕基座,也就是连接所述中间头枕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让所述棘轮头绕所述旋转固定轴旋转,通过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角度限位槽的限位作用,控制了所述棘轮头的旋转范围,也就控制了所述中间头枕的最大开启角度。

9、所述棘爪组件利用其棘爪与棘轮头的咬合配合作用,可以逐级的控制所述棘轮头旋转停止的位置,能够以每级一定角度(比如10度)的进行中间头枕的倾斜调节。

10、进一步的,所述头靠主体的上半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上分别设有侧头枕,能够在侧部形成头部的防护,所述中间头枕设置在所述u形结构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侧头枕和所述中间头枕均为epp发泡材料制作,在受到冲击时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力并起到缓冲效果,对乘坐者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头靠主体的侧壁设有固定座,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旋转固定轴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角度限位轴以所述旋转固定轴为中心轴且平行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基座从所述棘轮头向另一端尺寸渐小设置,以使所述头枕基座上形成连接所述中间头枕的限位凹槽。

14、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头枕的正面为弧形内凹结构,两侧具有连接凸边,所述连接凸边连接在所述头枕基座上。

15、进一步的,所述棘爪包括棘爪主体,所述棘爪主体的一端连接有棘爪旋转轴,另一端连接有棘爪释锁轴,所述棘爪旋转轴和所述棘爪释锁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释锁旋钮上;所述棘爪主体靠近所述棘爪旋转轴的一端外周设有爪部,所述爪部作用在所述棘轮头上;所述棘爪主体靠近所述棘爪释锁轴的一端外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复位弹簧。

16、所述棘爪能够绕所述棘爪旋转轴进行转动,以让所述爪部接触或者脱离所述棘轮头;所述棘爪释锁轴和所述棘爪旋转轴同时连接所述释锁旋钮,能够通过旋转所述释锁旋钮进行解锁。

17、进一步的,所述头靠主体的侧壁外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处设置所述释锁旋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释锁旋钮也可以在所述头靠主体的侧壁外侧。

18、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为拉簧,所述头靠主体的上方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

19、一种具有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上方设有所述头靠主体组件,所述中间头枕开合的开口朝上方设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通过对所述头靠主体组件进行改进,能够在其内侧设置可调节角度的中间头枕,根据需要单独调整中间头枕的支撑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不会影响也不用改变安全座椅的整个靠背位置和角度,进一步提升乘坐者头部支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2、所述头靠主体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安装于安全座椅的靠背上,所述头靠主体本身能够相对于安全座椅的靠背上下调整位置;所述中间头枕是安装于头靠主体内的部件,其不用与靠背连接和接触;3、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旋转固定轴分别连接所述棘轮头,一方面起到连接所述头枕基座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所述棘轮头绕所述旋转固定轴旋转,通过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角度限位槽的限位作用,控制了所述棘轮头的旋转范围,也就控制了所述中间头枕的最大开启角度;4、所述棘爪组件利用其棘爪与棘轮头的咬合配合作用,可以逐级的控制所述棘轮头旋转停止的位置,能够以每级一定角度的进行中间头枕的倾斜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靠主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头靠主体组件之间的中间头枕组件,和控制所述中间头枕组件的棘爪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主体的上半部为u形结构,u形结构上分别设有侧头枕,所述中间头枕设置在所述u形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主体的侧壁设有固定座,所述角度限位轴和所述旋转固定轴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角度限位轴以所述旋转固定轴为中心轴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基座从所述棘轮头向另一端尺寸渐小设置,以使所述头枕基座上形成连接所述中间头枕的限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头枕的正面为弧形内凹结构,两侧具有连接凸边,所述连接凸边连接在所述头枕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包括棘爪主体,所述棘爪主体的一端连接有棘爪旋转轴,另一端连接有棘爪释锁轴,所述棘爪旋转轴和所述棘爪释锁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释锁旋钮上;所述棘爪主体靠近所述棘爪旋转轴的一端外周设有爪部,所述爪部作用在所述棘轮头上;所述棘爪主体靠近所述棘爪释锁轴的一端外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主体的侧壁外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处设置所述释锁旋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拉簧,所述头靠主体的上方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

9.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上方设有所述头靠主体组件,所述中间头枕开合的开口朝上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头靠主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头靠主体组件之间的中间头枕组件,和控制所述中间头枕组件的棘爪组件;所述头靠主体组件包括头靠主体、角度限位轴和旋转固定轴;所述中间头枕组件包括中间头枕和头枕基座,所述头枕基座的一端设有棘轮头;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以及与所述棘爪连接复位弹簧,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头配合连接;本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通过对所述头靠主体组件进行改进,能够在其内侧设置可调节角度的中间头枕,根据需要单独调整中间头枕的支撑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乘坐者头部支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牧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驰未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