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4130发布日期:2024-01-06 23:1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遗体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


背景技术:

1、遗体转运装置是将遗体从一个地方转运至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具体可将医院病床上的遗体转运运输至遗体运输车上,将遗体运输车上的遗体转运输送至殡仪馆,将殡仪馆中的遗体转运输送至火化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高的agv机器人也逐渐运用在遗体转运上。

2、cn202222717315.0披露了一种殡仪馆电动遗体运输装置,其通过电动驱动车体运动,结合对开式的滑动平台,实现整体移动及遗体放置的半自动化工作,减少了转运投入的人力,提升了实际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火化设备技术领域。但当前述遗体运输装置出现故障时,可正常运行的遗体运输装置无法营救故障的遗体运输装置,需由专门的救援拖车进行救援,将故障车运输至维修点。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故障救援的遗体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包括能够在地面行进的车体,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挂钩、另一端具有卡扣,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电力输出接口,另一端具有电力输入接口,当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挂钩与另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卡扣卡接固定时,两辆遗体转运装置中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能够与另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插接并电性连接。

3、上述技术方案,救援车和故障车通过挂钩和卡扣的方式实现机械对接,将救援车的电力输出接口与故障车的电力输入接口电性连接以完成两车的电气连接,对故障车提供动力或者控制输出,由救援车带动故障继续运行,以解决多个遗体转运装置之间故障救援。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卡扣为由上向下延伸或者由下向上延伸的卡柱,两个车体沿前后方向对接时,卡柱能够卡入挂钩中。

5、上述技术方案,卡扣采用竖向设置的卡柱,结构简单,利于挂钩与卡扣卡接固定。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设置卡扣的侧表面具有外端开口的第一开口槽,卡扣设在第一开口槽中。

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开口槽来收藏卡扣,外观更美观,且能够保护卡扣,避免卡扣被撞坏。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上设有与挂钩连接的驱动挂钩竖向运动的第一升降装置。

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升降装置来驱动挂钩竖向运动,利于挂钩与卡扣的连接,实现救援车与故障车的自动机械对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上还设有驱动第一升降装置前后运动以使挂钩前后运动的前后推送装置。

1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前后推送装置驱动挂钩前后运动,便于挂钩运动至卡扣处,利于挂钩与卡扣的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上还固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第一升降装置安装在导轨上,前后推送装置驱动升降装置在导轨上前后运动。

1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轨对第一升降装置的前后运动进行导向,使挂钩的前后运动更平稳。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设置挂钩的侧表面具有外端开口的第二开口槽,导轨安装在第二开口槽的底部,第一升降装置和前后推送装置也安装在第二开口槽中,挂钩可伸出至第二开口槽外或收藏于第二开口槽中。

1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开口槽来收纳导轨、第一升降装置和前后推送装置,且挂钩也能够收藏于第二开口槽中,外观更美观,且能够保护挂钩,避免挂钩被撞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电力输入接口和电力输出接口之一为设在车体上的可伸缩的电缆插头,另一者为设在车体上的能够与电缆插头电性连接的电缆插口。

17、上述技术方案,电力输入接口和电力输出接口之一为可伸缩的电缆插头,由此可通过拉出其中一辆车上的电缆插头插入另一辆车的电缆插口中,利于两车的电气对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体的底部具有驱动车体前进的若干驱动轮、以及对车体进行支撑的若干从动转向轮,驱动轮与车体可升降连接。

19、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与车体可升降连接,使得驱动轮可脱离地面,由此在故障车无法自主运动时,通过抬升驱动轮使之离地,依靠多个从动转向轮着地支撑车体,将两车的全部动力全部转移到救援车上,由救援车拖着故障车在地面行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轮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与车体连接,或者驱动轮的作用面可相对车体转动以抬升或下降其高度。

21、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使驱动轮相对车体升降的两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多个遗体转运装置之间故障救援,当有遗体转运装置在转运遗体过程中,因为机械或者电气故障无法运行时,救援车开往故障车处进行故障救援,通过两辆车的机械对接和电气对接,对故障车提供动力或者控制输出,救援车带动故障继续运行,完成遗体转运工作后,将故障车带到维修点,之后两车脱离,完成整套的故障车救援,救援车完成救援任务后,继续执行转遗体运任务。当两车电器对接后,故障车无法自主运动时,救援车通过控制故障车抬升其驱动轮,驱动轮脱离地面,将两车的全部动力全部转移到救援车上,救援车带动故障车前往任务点,完成转运遗体工作后,运载故障车到达维修点。

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在地面行进的车体,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挂钩、另一端具有卡扣,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电力输出接口,另一端具有电力输入接口,当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挂钩与另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卡扣卡接固定时,两辆遗体转运装置中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能够与另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插接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由上向下延伸或者由下向上延伸的卡柱,两个车体沿前后方向对接时,所述卡柱能够卡入所述挂钩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置卡扣的侧表面具有外端开口的第一开口槽,所述卡扣设在所述第一开口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与所述挂钩连接的驱动所述挂钩竖向运动的第一升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前后运动以使所述挂钩前后运动的前后推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固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前后推送装置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在导轨上前后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置挂钩的侧表面具有外端开口的第二开口槽,所述导轨安装在第二开口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前后推送装置也安装在所述第二开口槽中,所述挂钩可伸出至所述第二开口槽外或收藏于所述第二开口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入接口和电力输出接口之一为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可伸缩的电缆插头,另一者为设在所述车体上的能够与所述电缆插头电性连接的电缆插口。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具有驱动车体前进的若干驱动轮、以及对车体进行支撑的若干从动转向轮,驱动轮与车体可升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与车体连接,或者所述驱动轮的作用面可相对车体转动以抬升或下降其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遗体转运装置的故障救援机构,包括能够在地面行进的车体,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挂钩、另一端具有卡扣,车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电力输出接口,另一端具有电力输入接口,当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挂钩与另一辆遗体转运装置的卡扣卡接固定时,两辆遗体转运装置中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能够与另一辆的电力输出接口插接并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两个遗体转运装置通过挂钩和卡扣的方式实现机械对接,将救援车的电力输出接口与故障车的电力输入接口电性连接以完成两车的电气连接,对故障车提供动力或者控制输出,由救援车带动故障继续运行,以解决多个遗体转运装置之间故障救援。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邢啸林,王玮,罗雁莎,钟晨,鲁琦,翟晓曼,姜思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