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车辆热管理方案中采用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可以使车辆的整车成本重量降低,还可以提升电池的冷却加热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整车能耗,并且缩短充电时间的目的。
2、现有的车辆热管理方案中,一般针对各自新能源品牌车辆,采用非传统的热管理方案,然而在非传统的热管理方案中,冷媒回路阀件组合较多,并不便于做成集成模块,通用性低且覆盖功能并不全面。
3、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热管理方案在阀件组合较多、通用性低且覆盖功能并不全面的方面仍存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热管理方案在阀件组合较多、通用性低且覆盖功能并不全面的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新能源车辆,所述新能源车辆包括电机、六通阀、电池及乘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3、电机回路,用于调节所述电机的电机温度;
4、暖风回路,用于调节所述乘员舱的乘员舱温度;
5、散热回路,用于调节所述电机回路和所述暖风回路的温度;
6、冷媒回路,用于调节所述电池的电池温度,辅助调节所述电机温度和所述乘员舱温度,其中所述冷媒回路用于对所述电机回路和所述暖风回路进行热交换;
7、所述六通阀包括六个出口,所述六个出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所述六通阀外部与所述电机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连通,所述六个出口在所述六通阀内部任意两两连通,所述六通阀包括多个连通方式,在不同连通方式下,两两连通的所述出口不同,使得所述电机回路、所述散热回路和所述暖风回路构成不同回路。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六通阀的第一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所述六通阀的第二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散热回路连通,所述六通阀的第三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暖风回路连通。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冷媒回路包括高压通路和低压通路,所述高压通路设置有多个电子膨胀阀,所述低压通路设置有制冷器和蒸发器,所述高压通路和所述低压通路通过所述多个电子膨胀阀连通;
10、所述高压通路和所述低压通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池回路包括电池冷板,在所述电池冷板一侧连接有多个截止阀,并通过所述多个截止阀分别与所述高压通路和所述低压通路连通,在所述电池冷板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其中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高压通路连通,所述电池冷板用于与所述电池进行热交换,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高压冷媒单向流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散热回路包括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周围设置有风扇,用于导出所述散热器周围的高温空气;
13、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相邻的两个出口中各自对应的出口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暖风回路包括暖风水泵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蒸发器对应设置,并在所述蒸发器周围设置鼓风机,用于向所述乘员舱导出低温空气;所述六通阀的第三相邻的两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个出口与暖风水泵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一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暖风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串联构成回路。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一连通方式下,所述制冷器所在低压通路不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使得所述蒸发器所在低压通路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二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与所述散热回路连通,且二者与所述暖风回路均不连通。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二连通方式下,所述蒸发器所在低压通路不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使得所述制冷器所在低压通路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三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各自独立,互相不连通。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六通阀的第四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与所述暖风回路连通,且二者与所述散热回路均不连通。
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管理系统,通过六通阀的不同连通方式使得电机回路、散热回路和暖风回路构成不同回路,从而实现乘员舱、电池和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需求,冷媒回路通过设置的制冷器和蒸发器对电机回路和暖风回路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加热和乘员舱的间接加热或者冷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热管理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热管理系统需要的阀件组合数量更少,通用性高且覆盖功能更加全面,在保障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重量。
1.一种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新能源车辆,所述新能源车辆包括电机、六通阀、电池及乘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通阀的第一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所述六通阀的第二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散热回路连通,所述六通阀的第三相邻的两个出口与所述暖风回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路包括高压通路和低压通路,所述高压通路设置有多个电子膨胀阀,所述低压通路设置有制冷器和蒸发器,所述高压通路和所述低压通路通过所述多个电子膨胀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回路包括电池冷板,在所述电池冷板一侧连接有多个截止阀,并通过所述多个截止阀分别与所述高压通路和所述低压通路连通,在所述电池冷板另一侧连接有所述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其中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高压通路连通,所述电池冷板用于与所述电池进行热交换,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高压冷媒单向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回路包括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周围设置有风扇,用于导出所述散热器周围的高温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回路包括暖风水泵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蒸发器对应设置,并在所述蒸发器周围设置鼓风机,用于向所述乘员舱导出低温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一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暖风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串联构成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一连通方式下,所述制冷器所在低压通路不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使得所述蒸发器所在低压通路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二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与所述散热回路连通,且二者与所述暖风回路均不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二连通方式下,所述蒸发器所在低压通路不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使得所述制冷器所在低压通路与所述电池回路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三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各自独立,互相不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六通阀的第四连通方式下,所述电机回路与所述暖风回路连通,且二者与所述散热回路均不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