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

文档序号:36030321发布日期:2023-11-17 15:5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是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目前,充电枪线一般由人工缠绕挂在充电桩上或直接放在地面,需要使用时,操作人员拖拽移动枪线靠近充电口,并且一般的充电枪线暴露在外面,由于灰尘、雨水等原因会对充电枪头造成影响,充电桩工作时,功率较大,普通的散热孔并不能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充电桩本体热量过大会对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耗,并且影响充电效果,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采用升降台、发条和旋转柱,在不使用充电桩时,充电线可以隐藏至充电桩内部。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充电桩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移动板的顶端,所述螺杆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贯穿升降台的顶端,所述旋转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柱的侧壁缠绕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充电头,所述充电线和与充电桩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旋转柱的侧壁缠绕有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旋转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第二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充电桩时,通过旋转电机,使得螺杆旋转在两边支撑板的限位作用下,移动板带动升降台上下移动,使得升降台移出第一滑槽,露出内部的充电线,此时手持充电头,将线拉出,旋转柱旋转,此时旋转柱上的发条也同时旋转,充电头插入用电器后,使用固定机构固定住旋转盘,此时发条就不会复位,可稳定充电,在不需要充电时,解除固定机构,发条自动复位,带动充电线复位缠绕在旋转柱上,此时只需要使用电机,即可实现升降台向下移动,将充电线隐藏入充电桩的内部,实现了对充电线和充电头的保护,防止雨水、灰尘对充电线的影响,增加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升降台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均螺纹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贯穿连接板的侧壁。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两侧的螺母,即可实现对旋转盘的固定,旋转盘与旋转柱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对旋转柱固定,保障发条不会复位,实现了稳定充电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一通槽周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增加升降台和充电桩本体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的灰尘、雨水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对电子元件造成影响,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防护性能。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零件相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散热翅片之间固定安装有散热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管内部为中空设置,并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内部的电子元件在充电时,需要散热,此时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传导至冷却管,通过冷却管传导至外部的散热翅片,实现了对内部的散热,防止内部环境过热影响充电效果,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能。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的设置可以增加散热效果,使得内部的环境的热量除了通过散热翅片散热,还能通过散热孔散出。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滤尘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网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本体内部,避免灰尘对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影响,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能和防护性能。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需要使用充电桩时,通过旋转电机,使得螺杆旋转在两边支撑板的限位作用下,移动板带动升降台上下移动,使得升降台移出第一滑槽,露出内部的充电线,此时手持充电头,将线拉出,旋转柱旋转,此时旋转柱上的发条也同时旋转,充电头插入用电器后,旋转两侧的螺母,即可实现对旋转盘的固定,旋转盘与旋转柱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对旋转柱固定,保障发条不会复位,可稳定充电,在不需要充电时,旋转螺母,使得螺母一端离开旋转盘,发条自动复位,带动充电线复位缠绕在旋转柱上,此时只需要控制电机旋转,即可实现升降台向下移动,将充电线隐藏入充电桩的内部,实现了对充电线和充电头的保护,防止雨水、灰尘对充电线的影响,增加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第一通槽(5)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台(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16),两个所述支撑板(16)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7),两个所述滑槽(17)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6)上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的底端与充电桩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0)贯穿移动板(18)的顶端,所述螺杆(20)与移动板(18)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18)的侧壁与升降台(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6)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槽(8),所述第二通槽(8)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贯穿升降台(6)的顶端,所述旋转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盘(12),所述旋转柱(9)的侧壁缠绕有充电线(10),所述充电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充电头(11),所述充电线(10)和与充电桩本体(1)电性连接,所述旋转柱(9)的侧壁缠绕有发条(15),所述发条(15)的一端与旋转柱(9)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发条(15)的另一端与第二通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6)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板(13)固定安装在升降台(6)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接板(13)的侧壁均螺纹安装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贯穿连接板(13)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设置在第一通槽(5)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2),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安装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零件相连接,所述散热片(3)与散热翅片(2)之间固定安装有散热管(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21)的内部设置有滤尘网(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本技术不需要充电时,旋转螺母,使得螺母一端离开旋转盘,发条自动复位,带动充电线复位缠绕在旋转柱上,此时只需要控制电机旋转,即可实现升降台向下移动,将充电线隐藏入充电桩的内部,实现了对充电线和充电头的保护,防止雨水、灰尘对充电线的影响,增加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婵,汪榜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