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支架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1、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简称esc)是车辆新型的主动安全系统,esc主要对车辆纵向和横向稳定性进行控制,保证车辆稳定行驶,例如汽车在路滑时左拐过度转向时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通过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驾驶辅助功能被应用,比如坡起辅助或者自动刹车等。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包含ecu、液压模块、电机,并集成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总成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电机工作时会有较高的转速,并通过安装支架传递到车身。常规的esc安装支架通常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采用两点安装进行限位,安装过程不够简便,无法满足快速安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通常采用两点安装进行限位,无法满足简便安装需求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汽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用于和车身刚性连接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一个用于连接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架体一端设有用于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相抵以将其固定的限位单元。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利用第二架体可以和车身刚性连接,从而将安装支架与车身固定,通过设于第一架体上的安装孔以及限位单元,可以在保证安装精度的前提下,采用一点安装的方式对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进行安装和固定,只需利用安装孔对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进行固定,并通过限位单元与之相抵即可实现固定安装,从而简化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的安装过程,可以满足快速安装的需求,而设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减震组件,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保证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的稳定性。
5、进一步,所述限位单元设置为固设于所述第一架体顶部一端的限位折边,且所述限位折边的顶面超出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面一段距离。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利用安装孔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固定后,再通过限位折边对其进行定位,即可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发生旋转错位。
7、进一步,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中的其中一个架体外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槽孔,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中的所述另一个架体上对应开设有与每个所述槽孔相对应的多个连接孔,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穿接于每个所述连接孔和与之对应的槽孔内部。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从侧面对减震组件进行安装,降低了装配难度,进而提升了安装支架的装配效率。
9、进一步,所述槽孔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中的其中一个架体的外边缘处的槽口以及与所述槽口相连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所述减震组件可穿过所述槽口并固定在所述通孔内部。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将减震组件穿接在通孔内部后不会从槽口脱出,进而在侧面安装的前提下,提升减震组件与槽孔连接处的稳定性。
11、进一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穿接于每个所述通孔内部且外边沿与所述通孔限位配合的减震垫以及穿接于所述减震垫和所述连接孔内部的紧固单元。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利用设于通孔内部且与通孔限位配合的减震垫,可以将减震垫卡接在通孔内部。
13、进一步,所述减震垫包括:穿接于所述通孔内部的中筒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筒体两端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架体两侧或者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架体两侧,所述中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且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穿接在减震垫和连接孔之间的紧固单元将减震垫和第一架体固定。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安装板相对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拱起,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一端,所述安装孔贯穿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内部,所述安装板内部还开设有减重孔。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安装板相对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拱起,可以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预留供安装孔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连接的空隙,从而方便进行安装。
17、进一步,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主板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体背离所述第一架体一侧的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所述槽孔开设于所述主板体的外边缘处,所述主板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避让孔。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主板体内部设有与安装孔相对的避让孔,可以保证装配工具的顺利通过,并且起到减重的作用。
19、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位于所述主板体的同一侧且两者相对布设,所述第一折弯开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一穿接孔和第二穿接孔,所述第二折弯开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三穿接孔。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利用第一穿接孔、第二穿接孔以及第三穿接孔与车身进行刚性连接。
21、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esc控制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车体和所述esc控制器之间。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支架,利用第二架体可以和车身刚性连接,从而将安装支架与车身固定,通过设于第一架体上的安装孔以及限位单元,可以在保证安装精度的前提下,采用一点安装的方式对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进行安装和固定,只需利用安装孔对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进行固定,并通过限位单元与之相抵即可实现固定安装,从而简化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的安装过程,可以满足快速安装的需求,而设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减震组件,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传递至车身的振动,保证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的稳定性。
2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利用上述的安装支架来安装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可以实现esc控制器的简便安装,从而提升了汽车零部件的装配效率。
1.一种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1)、用于和车身刚性连接的第二架体(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的减震组件(3),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有一个用于连接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的安装孔(4),所述第一架体(1)一端设有用于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总成相抵以将其固定的限位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5)设置为固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顶部一端的限位折边,且所述限位折边的顶面超出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面一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中的其中一个架体外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槽孔(6),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中的另一个架体上对应开设有与每个所述槽孔(6)相对应的多个连接孔(7),所述减震组件(3)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穿接于每个所述连接孔(7)和与之对应的槽孔(6)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6)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中的其中一个架体的外边缘处的槽口(61)以及与所述槽口(61)相连的通孔(62),所述通孔(62)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61)的宽度,所述减震组件(3)可穿过所述槽口(61)并固定在所述通孔(6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穿接于每个所述通孔(62)内部且外边沿与所述通孔(62)限位配合的减震垫(31)以及穿接于所述减震垫(31)和所述连接孔(7)内部的紧固单元(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31)包括:穿接于所述通孔(62)内部的中筒体(31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筒体(311)两端的第一筒体(312)和第二筒体(313),所述第一筒体(312)和第二筒体(313)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架体(1)两侧或者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架体(2)两侧,所述中筒体(311)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口(61)的宽度且小于所述通孔(62)的直径,第一筒体(312)和第二筒体(313)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通孔(6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包括:安装板(1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1)两侧的第一翻边(12)和第二翻边(13),所述安装板(11)相对于第一翻边(12)和第二翻边(13)拱起,所述限位单元(5)设于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一端,所述安装孔(4)贯穿开设于所述安装板(11)内部,所述安装板(11)内部还开设有减重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包括:主板体(2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体(21)背离所述第一架体(1)一侧的第一折弯(22)和第二折弯(23),所述槽孔(6)开设于所述主板体(21)的外边缘处,所述主板体(21)内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4)相对的避让孔(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22)和第二折弯(23)位于所述主板体(21)的同一侧且两者相对布设,所述第一折弯(22)开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一穿接孔(25)和第二穿接孔(26),所述第二折弯(23)开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三穿接孔(27)。
10.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esc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车体和所述esc控制器(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