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支架、底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9068发布日期:2024-04-18 11:54阅读:7来源:国知局
板簧支架、底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板簧支架、底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市场对商用车重量、成本要求越来越高,一款重量轻成本低的商用车是市场的迫切需求。对于商用车底盘悬架来说一款轻量化的板簧支座是底盘降重降本的迫切需求。目前市场上普通板簧支座可以满足功能需求,综合看来重量较重,成本较高,本发明主要通过拓扑优化支架设计的理念,实现底盘外观美观且系统轻量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簧支架,可以实现板簧支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设计。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底盘,包括上述的板簧支架。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板簧支架或者底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簧支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支撑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平行,所述安装板邻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支撑板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支架,通过使支撑板和连接板连接处圆弧过渡,可以实现对板簧支架重量的降低,同时,由于圆弧形的设置可以避免连接板和支撑板在受力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导致断裂的情况出现,提高板簧支架的结构强度。支撑板上镂空部的设置也可以有效降低板簧支架的重量,实现板簧支架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的设计。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板本体和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板本体连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板簧支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安装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加强筋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加强筋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凹入形成所述凸起。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呈三角形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簧支架具有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正交,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锁止部,两个所述锁止部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锁止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贯穿所述锁止部的通孔。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设有配合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配合孔的下方,所述配合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配合孔的部分侧壁。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底盘包括:板簧、板簧支架、车架,所述板簧与所述板簧支架连接,所述板簧支架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所述板簧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或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底盘。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板本体和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板本体连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安装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加强筋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加强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凹入形成所述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支架具有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正交,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锁止部,两个所述锁止部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设有配合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配合孔的下方,所述配合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12.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或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支架、底盘和车辆,板簧支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支撑板。安装板与连接板平行,安装板邻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支撑板设于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支撑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支撑板设有镂空部,镂空部沿第一方向贯穿支撑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板簧支架,通过使支撑板和连接板连接处圆弧过渡,可以实现对板簧支架重量的降低,同时,由于圆弧形的设置可以避免连接板和支撑板在受力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导致断裂的情况出现,提高板簧支架的结构强度。支撑板上镂空部的设置也可以有效降低板簧支架的重量,实现板簧支架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的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山,刘春南,李军,刘志坤,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