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1229发布日期:2024-01-23 10: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悬架是汽车中连接车架与车轴的装置,它一般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等部件构成,主要用于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2、然而,现有mpv等车型的后架多采用扭力梁悬架,其舒适性、整体操控性一般,在复杂路面条件下的通过能力较差,且后轮不易匹配后轮驱动,多适用于前驱车型。四驱或者后轮驱动车型多采用整体桥结构,两个后车轮受中间刚性轴的制约,无法相对上下摆动,行驶在崎岖路面上时的舒适性、操控性较扭力梁悬架车型更差。

3、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上这两种悬架已无法适应高品质消费者对驾乘出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的悬架在驾乘体验上存在的不足。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包括两个拖曳臂组件,两个拖曳臂组件对称设置;

3、拖曳臂组件包括拖曳臂、弹性件和减振件,拖曳臂前端具有横臂轴,横臂轴用于与车身转动连接;拖曳臂后端具有弹性连接部和减振连接部,弹性连接部用于通过弹性件与车身连接,减振连接部用于通过减振件与车身连接;

4、拖曳臂的一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位于横臂轴与弹性连接部或减振连接部之间,两个拖曳臂组件中一者的安装座用于连接左后车轮组件,另一者的安装座用于连接右后车轮组件。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稳定杆组件,稳定杆组件包括稳定杆、两个悬臂和两个连杆,稳定杆用于与车身转动连接,稳定杆的转动轴线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6、两个悬臂对称设置于稳定杆的两端,且悬臂向车身后方延伸;

7、对应车身同一侧的悬臂与拖曳臂通过连杆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缓冲件,缓冲件用于与车身连接,两个拖曳臂的上方位置均设至少一个缓冲件。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拖曳臂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拼接形成中空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板和下板之间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与缓冲件接触时进行支撑。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弹性件为螺旋弹簧,上板与下板的后端共同叠合形成用于安装螺旋弹簧的螺旋弹簧支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减振件为减振器,上板与下板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安装减振器的减振器支架。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座上留有轴头,上板与下板靠近车身的外侧包围轴头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拖曳臂组件上横臂轴的转动轴线均朝车身的内侧后方倾斜。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以及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车辆后独立悬架;

16、车辆本体设有车身连接部,车辆后独立悬架与车身连接部连接。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该车辆后独立悬架包括两个拖曳臂组件,两个拖曳臂组件对称设置。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拖曳臂组件来分别对左后车轮组件、右后车轮组件进行支撑,拖曳臂组件包括拖曳臂和减振件,通过拖曳臂前端的横臂轴与车身转动连接,并利用拖曳臂后端的减振连接部通过减振件与车身连接,通过在横臂轴与减振连接部之间位置的拖曳臂一侧设置安装座,并通过两个拖曳臂组件中一者的安装座连接左后车轮组件进行支撑,另一者的安装座连接右后车轮组件进行支撑。使得两侧车轮形成独立悬挂,以适应在崎岖复杂路面上平稳行驶,由此,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及整车的操控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拖曳臂组件,两个所述拖曳臂组件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杆组件,所述稳定杆组件包括稳定杆、两个悬臂和两个连杆,所述稳定杆用于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的转动轴线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两个所述拖曳臂的上方位置均设至少一个所述缓冲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拼接形成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缓冲件接触时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后端共同叠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弹簧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为减振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减振器的减振器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留有轴头,所述上板与下板靠近所述车身的外侧包围所述轴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拖曳臂组件上所述横臂轴的转动轴线均朝所述车身的内侧后方倾斜。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独立悬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该车辆后独立悬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拖曳臂组件,拖曳臂组件包括拖曳臂、弹性件和减振件,拖曳臂前端具有横臂轴,横臂轴用于与车身转动连接;拖曳臂后端具有弹性连接部和减振连接部,弹性连接部用于通过弹性件与车身连接,减振连接部用于通过减振件与车身连接;拖曳臂的一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位于横臂轴与弹性连接部或减振连接部之间,两个拖曳臂组件中的安装座分别用于连接左后车轮组件和右后车轮组件。本技术的车辆后独立悬架,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拖曳臂组件来分别对左、右后车轮组件进行支撑,形成独立悬挂,以适应在崎岖复杂路面上平稳行驶,从而提升驾乘的舒适性及操控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愿,窦德海,季红丽,陈匡钱意,肖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