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4990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轮胎设计及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1、充气轮胎是用橡胶密闭有压力的空气,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因此应用十分广泛,是传统汽车轮胎、自行车胎及其他车辆轮胎的首选。但是充气轮胎容易漏气或扎胎,经常需要充气、补胎,使用较为不便。非充气轮胎省略了充气的内胎,不借助空气,仅利用轮胎自身材料和结构实现支撑和缓冲性能,具有免维护、免爆胎、免泄露的功能。并且非充气轮胎在纵向受到冲击载荷时,其内部的支撑结构能够拥有相比于普通的充气轮胎要大得多的型变量,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表现。

2、然而,由于非充气轮胎通常使用大量的金属和橡胶材料,导致轮胎重量普遍较重,不利于成本控制和满足环保要求,并且,重量较大的同时,还会产生高生热、高能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包括外缓冲层和多个支撑件,所述外缓冲层为环形结构,所有所述支撑件均设置在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内侧,且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周向间隔布设;

3、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内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有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周向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位于一个所述间隙内。

4、可选的,沿所述外缓冲层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外缓冲层的轴向两侧;

5、和/或,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多个凹槽段,所有所述凹槽段沿所述外缓冲层的轴向间隔布设。

6、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中心点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7、可选的,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不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8、和/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厚度的一半。

9、可选的,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形状。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外缓冲层的表面的接合处平滑过渡。

11、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缓冲层内侧的内缓冲层,所有所述支撑件的远离所述外缓冲层的一侧与所述内缓冲层连接;

12、所述内缓冲层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有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周向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位于一个所述间隙内。

13、可选的,在沿所述外缓冲层的径向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错开布设。

14、可选的,所述外缓冲层、所述内缓冲层和所有所述支撑件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15、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

16、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通过在外缓冲层的内侧开设多个第一凹槽,使所有第一凹槽沿外缓冲层的周向均布,并且,每个第一凹槽对应设置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从而在保证支撑结构整体的强度及刚度分布均匀的基础上,减掉原本第一凹槽所在位置处的外缓冲层的一部分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少外缓冲层,即非充气轮胎整体的重量,且相较于未在外缓冲层上设置第一凹槽的非充气轮胎,承载性能基本不受影响,因此不仅使非充气轮胎的成本进一步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非充气轮胎的高生热、高能耗问题,提升了非充气轮胎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缓冲层(11)和多个支撑件(12),所述外缓冲层(11)为环形结构,所有所述支撑件(12)均设置在所述外缓冲层(11)的径向内侧,且沿所述外缓冲层(11)的周向间隔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缓冲层(11)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凹槽(13)延伸至所述外缓冲层(11)的轴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槽口中心点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12)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缓冲层(11)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凹槽(13)的槽宽不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12)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沿所述外缓冲层(11)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槽壁与所述外缓冲层(11)的表面的接合处平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缓冲层(11)内侧的内缓冲层(14),所有所述支撑件(12)的远离所述外缓冲层(11)的一侧与所述内缓冲层(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外缓冲层(11)的径向上,所述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二凹槽错开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层(11)、所述内缓冲层(14)和所有所述支撑件(1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10.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轮胎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轮胎,支撑结构包括外缓冲层和多个支撑件,外缓冲层为环形结构,所有支撑件均设置在外缓冲层的径向内侧,且沿外缓冲层的周向间隔布设;外缓冲层的径向内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有第一凹槽沿外缓冲层的周向均布,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第一凹槽对应位于一个间隙内,从而在保证支撑结构整体的强度及刚度分布均匀的基础上,减掉外缓冲层的一部分结构,因此不仅使非充气轮胎的成本进一步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非充气轮胎的高生热、高能耗问题,提升了非充气轮胎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孙猛,朱亮亮,徐婷,何炜源,范兴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