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3194发布日期:2024-05-17 12:1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架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202222905565.7公开了一种应力集中的液压管后扭力梁,该种管式扭力梁只是节约了成本,但是该种扭力梁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无法解决:①横梁部分本体损伤无法达到1以下②±49mm异向跳动次数无法达到10w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扭力梁为冲压形成,包括两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连接部的梁体段,梁体段呈v字形,梁体段棱部端部截面为球形加强结构,球形加强结构一部分向梁体段的内侧凸起,一部分向梁体段的外侧凸起。

4、作为优选,梁体段为梁体冲压弯折形成包括前侧的前侧部以及后侧的后侧部,前侧部与后侧部的连接处为梁体段的弯折处,弯折处位于梁体段的上端,前侧部的下端和后侧部的下端均为凸起的球形加强结构,弯折处为圆弧形。

5、作为优选,球形加强结构的半径为8mm,球形加强结构与前侧部、后侧部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面,梁体段为对称结构。

6、作为优选,球形加强结构的整体形状大于半圆形小于整个圆形。

7、作为优选,梁体段的左端和右端均为过渡段,过渡段用于和两端的连接部连接;过渡段的截面外圈周长为龙骨线,过渡段的龙骨线周长相等。

8、作为优选,过渡段的上端端面呈梭形,上端面的宽度向梁体中间位置逐渐变窄;过渡段的内侧面为弯折的v形面,v形面的深度向梁体中间位置逐渐变深。

9、作为优选,过渡段各处的界面轴线相同。

10、作为优选,横梁的材料为bwa600或cp800或s550mc。

11、车辆,装配有上述任意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显著的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该扭力梁通过改造过渡段的曲面的走势,曲面的构型,来改善本体损伤。采取的横梁端部圆角外翻,传统的后扭力梁是内翻的,提升了疲劳次数,提升约50%。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扭力梁为冲压形成,包括两端的连接部(1)以及连接连接部(1)的梁体段(2),梁体段(2)呈v字形,梁体段(2)棱部端部截面为球形加强结构(3),球形加强结构(3)一部分向梁体段(2)的内侧凸起,一部分向梁体段(2)的外侧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梁体段(2)为梁体冲压弯折形成包括前侧的前侧部(4)以及后侧的后侧部(5),前侧部(4)与后侧部(5)的连接处为梁体段(2)的弯折处,弯折处位于梁体段(2)的上端,前侧部(4)的下端和后侧部(5)的下端均为凸起的球形加强结构(3),弯折处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球形加强结构(3)的半径为8mm,球形加强结构(3)与前侧部(4)、后侧部(5)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面(6),梁体段(2)为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球形加强结构(3)的整体形状大于半圆形小于整个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梁体段(2)的左端和右端均为过渡段(7),过渡段(7)用于和两端的连接部(1)连接;过渡段(7)的截面外圈周长为龙骨线(8),过渡段(7)的龙骨线(8)周长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过渡段(7)的上端端面呈梭形,上端面(10)的宽度向梁体中间位置逐渐变窄;过渡段(7)的内侧面为弯折的v形面(11),v形面(11)的深度向梁体中间位置逐渐变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过渡段(7)各处的界面轴线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横梁的材料为bwa600或cp800或s550mc。

9.车辆,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架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管封闭梁式后扭力梁及车辆,扭力梁为冲压形成,包括两端的连接部(1)以及连接连接部(1)的梁体段(2),梁体段(2)呈V字形,梁体段(2)棱部端部截面为球形加强结构(3),球形加强结构(3)一部分向梁体段(2)的内侧凸起,一部分向梁体段(2)的外侧凸起。该梁体结构具有寿命长,承载能力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大,张昊,王远生,何照辉,王建林,张建,李幸福,王聪,张凤超,刘星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