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6000发布日期:2024-04-18 11:4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机车运行于电气化线路,由于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单相工频交流供电制式,为了平衡三相供电负荷,接触网要设置电分相设施,因此电力机车运行在电气化铁路,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分相区,当电力机车过分相时,电力机车断电,造成牵引力和速度损失,同时为客场车辆提供电源的列车供电系统也要停止工作,因此造成车辆空调、取暖等设备不能工作,降低了客车车辆的舒适度。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过分相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通过算法控制,在过分相前,机车的牵引力和列车供电输出由受电弓受流实现,当过分相区间由牵引蓄电池系统提供机车牵引保持车钩拉伸的牵引力和列车供电输出功率,过完分相区后再由受电弓受流系统提供,牵引蓄电池进入到充电模式,为下一个分相区储备能量。

3、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储能电池直接并联在直流母线中,因此要求储能电池的耐压值与直流母线的电压等级相匹配(dc1800v),如此高的耐压值导致储能电池的设计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以解决现有过分相装置要求高耐压值导致储能电池的设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包括:

4、第一整流单元,其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电连接;

5、第一逆变单元,其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电连接,直流侧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直流侧电连接;

6、第二整流单元,其直流侧与储能电池电连接,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辅助负载电连接;

7、第二逆变单元,其交流侧与所述辅助负载电连接,直流侧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

8、自动过分相装置,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通信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列车供电系统,所述列车供电系统通过dc/dc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控制单元,所述牵引控制单元与所述自动过分相装置通信连接。

11、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储能电池不直接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二整流单元与辅助负载电连接,因此本申请中的储能电池耐压值要求较低(低于dv1000v),从而降低了储能电池的设计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列车供电系统,所述列车供电系统通过dc/dc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控制单元,所述牵引控制单元与所述自动过分相装置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力机车过分相装置,包括:第一整流单元,其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受电弓电连接;第一逆变单元,其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电连接,直流侧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直流侧电连接;第二整流单元,其直流侧与储能电池电连接,交流侧与电力机车的辅助负载电连接;第二逆变单元,其交流侧与所述辅助负载电连接,直流侧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自动过分相装置,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通信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储能电池耐压值要求较低(低于DV1000V),从而降低了储能电池的设计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李先岭,王威,陈奎,贾岩鑫,秦庆民,付强,符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