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0712发布日期:2024-04-01 13:4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雨刮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雨刮器,具体提供一种雨刮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雨刮器是车辆上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因此雨刮器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雨刮器的驱动装置通常安装于汽车的前机舱内,对于紧凑机舱空间的车型,例如,在架构轮胎行程大的车型中,减震塔高度升高,导致驱动装置z向安装空间减小,又如,风窗玻璃前后尺寸较长,a柱相对前轮胎的水平距离减小,导致驱动装置y向安装空间减小,均会出现驱动装置无法安装的问题。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雨刮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技术中前机舱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雨刮器的驱动装置无法安装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刮系统,包括雨刮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雨刮器转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前围板和减震塔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梁连接。

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驱动装置与连接梁连接,连接梁与前围板和减震塔连接,相较于驱动装置直接安装于减震塔上,安装于连接梁上为各部件的布局和结构及尺寸设计,如a柱位置、轮胎行程等,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可适用于更多的车型;尤其在风窗玻璃前后尺寸较长,a柱相对前轮胎的水平距离减小,使得减震塔与前围板之间的距离较小,进而导致驱动装置y向安装空间减小的车型中,和/或架构轮胎行程较大,减震塔高度升高,导致驱动装置z向安装空间减小的车型中,为驱动装置提供了合适的安装位置;此外,由于驱动装置不设置在减震塔的上方,减震塔的高度可以适当增高,轮胎行程可以随之增大,提高了整车的舒适度,也为轮胎行程的大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雨刮系统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a柱组件和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还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

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驱动装置与连接梁连接的同时,还与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同时与a柱组件和连接梁连接,由于a柱组件强度较高,且驱动装置通过上述三处连接将其稳定固定在车身上,且相较于连接架与前围板直接连接,避免了电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前围板传递到驾驶舱内,提高了系统的隔振效率,降低了驾驶舱的噪音,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

6、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雨刮器转动,所述连接架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与所述a柱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并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连接梁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首尾相连围成三角形,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三角形内。

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电机设置在三角形内,提高了电机安装的稳定性,也避免了电机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此外,雨刮系统通过上述三个连接点与车身安装,提高了雨刮系统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雨刮器转动时产生较大的振动。

8、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连杆机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雨刮器转动,所述雨刮器包括主刮臂和副刮臂,所述连杆机构通过第一转轴带动所述主刮臂转动,所述连杆机构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所述副刮臂转动;所述连接架包括异形管、分别与所述异形管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主轴曲柄和副轴曲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主轴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副轴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异形管和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曲柄与所述a柱组件连接,所述副轴曲柄与所述连接梁连接。

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连接架分成异形管、主轴曲柄、副轴曲柄三个部分,方便了加工,节省了生产成本;主刮臂通过主轴曲柄与a柱组件连接,副刮臂通过副轴曲柄与连接梁连接,提高了主刮臂和副刮臂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主刮臂和副刮臂的抖动,因此主刮臂上的雨刮和副刮臂上的雨刮可以选用更长的尺寸规格,从而适应更多的设计需求。

10、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二安装主体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主体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制动液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11、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安装架在安装连接架的同时,还可以安装制动夜壶,无需设置两个安装架,节省了成本。

12、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为安装臂;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向远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凸起形成安装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

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安装臂用于方便安装制动液壶,安装台用于方便安装连接架,实现精准方便的安装。

14、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衬套,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置有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包括第三安装主体,所述第三安装主体的外形大于所述衬套的外形,连接件穿过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三安装主体连接。

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三安装架的设置用于匹配衬套安装,保障电机支架的安装精度,此外,由于第三安装主体的外形大于衬套的外形,因此连接梁的截面尺寸可以在满足安装强度的前提下选用尽可能小的规格,无需考虑连接梁是否可以与衬套匹配安装,实现了减重降本的目的。

16、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支架上还设置有辅助装配过孔。

1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将减震器安装到减震塔上时,需要从减震塔上方拧入螺栓,而电机支架设置在需要拧入螺栓的位置,在先安装电机支架后安装减震器的装配工序情况下,会影响减震器的正常安装,因此在电机支架上设置辅助装配过孔,用于将螺栓和/或力矩扳手穿过辅助装配过孔进行减震器的装配,实现了方便组装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生产线装配工序差异的需求。

18、在上述雨刮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刮臂上安装的第一雨刮长度为550~700mm,所述副刮臂上安装的第二雨刮长度为350~550mm。

1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雨刮和第二雨刮可以选用的尺寸范围更大,尤其在选用较长尺寸规格的第一雨刮和/或第二雨刮时,在增大刮刷面积的同时不会产生振动的情况。

20、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雨刮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刮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雨刮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雨刮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机舱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雨刮器的驱动装置无法安装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的雨刮系统,包括雨刮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雨刮器转动;连接梁,连接梁与前围板和减震塔连接,驱动装置与连接梁连接。驱动装置与连接梁连接,连接梁与前围板和减震塔连接,相较于驱动装置直接安装于减震塔上,安装于连接梁上为各部件的布局和结构及尺寸设计,如A柱位置、轮胎行程等,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尤其在风窗玻璃前后尺寸较长,导致驱动装置Y向安装空间减小,和/或架构轮胎行程较大,导致驱动装置Z向安装空间减小的车型中,为驱动装置提供了合适的安装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甘大利,韩伟,董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