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4440发布日期:2024-04-30 17: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涉及一种集成冷却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1、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供给形势以及日益紧迫的“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散热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布置随着动力系统结构及布置变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冷却系统布置空间更加紧张;结合散热需求,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布置至关重要。

2、授权号为cn2139288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集成式风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箱体上的风机以及与风机集成设置的风机电机;所述风机包括蜗壳、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风机电机后端固定在风机的蜗壳上,所述风机的蜗壳上围绕风机电机外壳的侧面设置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置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所述风机的风机出风口或者与风机出风口连接的管道处或者风机的蜗壳上其中任意一个与导风罩的导风进口之间设置导风管将风机内的气流引导到导风罩内并从导风出口吹出。该车辆集成式风机冷却系统组件较多而相对复杂,可靠性低,维护成本高,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它包括:

3、至少一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风机蜗壳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风机蜗壳内的叶轮,所述风机蜗壳具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4、主散热器,所述主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其通过第一过柔性导流圈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

5、副散热器,所述副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且与所述出气口相对应,其通过第二过柔性导流圈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

6、优化地,所述副散热器为多个,它们在背离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7、优化地,所述离心风机为多台,它们并排布置;其出气口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与所述副散热器相连接。

8、优化地,所述第一过柔性导流圈和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相互独立地采用柔性材料。

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橡胶。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柔性导流圈和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相互独立地为柔性可伸缩对接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利用第一过柔性导流圈、第二过柔性导流圈连接离心风机和对应的主散热器、副散热器,这样基于整车安装空间可以通过改变柔性导流圈的形状,实现主散热器、副散热器的布置安装,并可根据散热需求、蜗壳形状以及安装空间调节配合的散热器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散热器(3)为多个,它们在背离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4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2)为多台,它们并排布置;其出气口(24)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42)与所述副散热器(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柔性导流圈(41)和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42)相互独立地采用柔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柔性导流圈(41)和所述第二过柔性导流圈(42)相互独立地为柔性可伸缩对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集成冷却模块,它包括:至少一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风机蜗壳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风机蜗壳内的叶轮,所述风机蜗壳具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主散热器,所述主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其通过第一过柔性导流圈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副散热器,所述副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且与所述出气口相对应,其通过第二过柔性导流圈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这样基于整车安装空间可以通过改变柔性导流圈的形状,实现主散热器、副散热器的布置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柯彬彬,刘敦绿,张健,宋大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