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及热管理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1981发布日期:2024-04-18 20:5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及热管理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热器散热,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及热管理机组。


背景技术:

1、车用热管理机组是由制冷四大件在输氟管路的牵引下,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在板式换热器的作用下,将水路循环的防冻液进行冷却,从而达到为电池组降温效果的装置。车用热管理机组为了保障其结构强度,外壳基本上采用钣金材料作为机身。市面上常见的车用热管理机机组通常呈长方体型,且机组的风机安装架的主体面都为平面形式。然而平面形式安装架对于风机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风机只能通过安装架开孔处对冷凝器进行换热,有效换热区域面积较少,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及热管理机组,通过设置导风部、利用向风机的中心倾斜设置的导风斜板,提升冷凝器与风机之间的有效换热区域面积以及换热效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包括第一导风斜板和第二导风斜板,所述第一导风斜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导风斜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倾斜,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车用热管理机组的机壳,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

3、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机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边为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为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边。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端对称设置。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顶端安装部、底端安装部和侧边安装部,所述顶端安装部和所述底端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侧边安装部连接所述导风部。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端安装部和所述底端安装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侧边安装部垂直于所述顶端安装部。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端安装部和所述底端安装部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倾斜。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端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底端安装部包括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顶端安装部和所述底端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通孔,每个所述安装通孔均连接有拧紧连接元件,所述拧紧连接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顶端安装部和所述底端安装部的内板面。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边安装部的自由边设置有90°翻边结构。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导风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导风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上述风机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车用热管理机组的机壳上,包括:

13、汽车加热器、机壳、冷凝器、风机和如上所述的风机安装架,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风机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风机与车用热管理机组之间设置独立的风机安装架,风机安装架中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分别连接车用热管理机组机壳和风机,并且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导风斜板,优化了风机与车用热管理机组之间空气流通的方向,提升空气与车用热管理机组内部冷凝器表面的接触,优化了风机与车用热管理机组之间空气流通的方向,有效地提高了冷凝器与风机之间的有效换热区域面积以及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斜板(61)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62)在所述第二安装部(5)的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顶端安装部(1)、底端安装部(2)和侧边安装部(3),所述顶端安装部(1)和所述底端安装部(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侧边安装部(3)连接所述导风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安装部(1)和所述底端安装部(2)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侧边安装部(3)垂直于所述顶端安装部(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安装部(1)和所述底端安装部(2)向所述第二安装部(5)的中心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安装部(1)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底端安装部(2)包括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向所述第二安装部(5)的中心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顶端安装部(1)和所述底端安装部(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通孔,每个所述安装通孔均连接有拧紧连接元件,所述拧紧连接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5)、所述顶端安装部(1)和所述底端安装部(2)的内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安装部(3)的自由边设置有90°翻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导风部(6)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4),所述导风部(6)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安装架及热管理机组,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包括第一导风斜板和第二导风斜板,所述第一导风斜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导风斜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导风斜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斜板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倾斜,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车用热管理机组的机壳,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车用热管理机组的风机。本技术能够优化风机与车用热管理机组之间空气流通的方向,有效地提升冷凝器与风机之间的换热区域面积以及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柳溪,朱宽勇,刘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