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6635发布日期:2024-05-17 11:4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客车空调,涉及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1、客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客车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2、而风道是客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包括风道主体和出风孔,其中风道主体上开有内外通透的排风孔,出风孔安装在风道主体相应的排风孔中。在使用的时候,车载空调吹出的冷风经风道主体分散至各出风孔后吹出。

3、但是,现有的客车风道设计,在开启空调时,风道尾部的风速较小,但客车尾部所需制冷效果较大,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车内的温度场不均匀,乘客的整体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客车风道在出厂可实现模拟出风,调整至客车风道在实际应用中保证车内温度均匀化目的的客车风道模拟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包括:

3、空调风机,作为出风元件;

4、换向壳体,内置有与空调风机相连通的换向腔,且该换向壳体作为空调风机的安装载体,其中,在换向腔内设置有不同方向的换向风道,改变从空调风机出风口中流出后的风向;

5、出风壳体,与换向壳体相连,且在出风壳体内设置有与换向腔相连通的出风风道,和与出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孔,其中,空调风机产生的风经过换向风道,进入出风风道内,并从出风孔中流出。

6、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在换向腔内设置有导向板,通过改变导向板的倾斜角度,形成不同方向的换向风道。

7、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当导向板与换向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时,通过改变导向板安装时的倾斜角度来调整换向风道的角度;当导向板与换向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时,通过转动导向板改变导向板的倾斜角度,实现换向风道的角度调节。

8、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换向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换向腔包括位于上壳体内的上腔体,和位于下壳体内的下腔体,其中,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或者导向板整体位于上腔体内,或者导向板整体位于下腔体内。

9、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出风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出风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与下壳体中的下腔体相连通,其中,通过沿出风风道中气体的流动方向增加出风壳体的数量,或者减少出风壳体的数量,或者延长单个出风壳体的长度,或者缩短单个出风壳体的长度改变出风孔的风速。

10、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呈固定设置,或者呈可调设置。

11、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当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固定时,通过改变出风孔的孔径大小,或者出风孔的数量,来调节出风孔的风速大小;当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呈可调时,可在出风壳体上与出风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可调出风板,通过拨动可调出风板上叶片,可实现出风方向和出风量的调节。

12、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沿上腔体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裙边,并在第一裙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沿下腔体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裙边,并在第一裙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其中,当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时,第一裙边与第二裙边相贴合,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

13、在上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中,沿出风壳体两端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三裙边,且在第三裙边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其中,当出风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时,第三裙边与第二裙边相贴合,且第三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出风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通过换向腔内不同方向换向风道,能够在出风风道的出风孔处得到不同速度的风速,以此达到最优风速,使得客车风道在实际应用中达到车内温度的均匀化,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16、(2)、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导向板,同样能够在出风风道的出风孔处得到不同速度的风速,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速测试的可靠性。

17、(3)、通过改变出风壳体的总长度,从而改变出风风道的总长度,进而在出风风道的出风孔处得到不同速度的风速,以此进一步提高客车风道模拟装置风速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换向腔内设置有导向板,通过改变导向板的倾斜角度,形成不同方向的换向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导向板与换向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时,通过改变导向板安装时的倾斜角度来调整换向风道的角度;当导向板与换向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时,通过转动导向板改变导向板的倾斜角度,实现换向风道的角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换向腔包括位于上壳体内的上腔体,和位于下壳体内的下腔体,其中,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或者导向板整体位于上腔体内,或者导向板整体位于下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出风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与下壳体中的下腔体相连通,其中,通过沿出风风道中气体的流动方向增加出风壳体的数量,或者减少出风壳体的数量,或者延长单个出风壳体的长度,或者缩短单个出风壳体的长度改变出风孔的风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呈固定设置,或者呈可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固定时,通过改变出风孔的孔径大小,或者出风孔的数量,来调节出风孔的风速大小;当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呈可调时,可在出风壳体上与出风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可调出风板,通过拨动可调出风板上叶片,可实现出风方向和出风量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腔体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裙边,并在第一裙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沿下腔体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裙边,并在第一裙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其中,当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时,第一裙边与第二裙边相贴合,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出风壳体两端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三裙边,且在第三裙边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其中,当出风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时,第三裙边与第二裙边相贴合,且第三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出风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属于客车空调技术领域,包括:空调风机;换向壳体,内置有与空调风机相连通的换向腔,且该换向壳体作为空调风机的安装载体,其中,在换向腔内设置有不同方向的换向风道,改变从空调风机出风口中流出后的风向;出风壳体,与换向壳体相连,且在出风壳体内设置有与换向腔相连通的出风风道,和与出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孔,其中,空调风机产生的风经过换向风道,进入出风风道内,并从出风孔中流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通过换向腔内不同方向换向风道,能够在出风风道的出风孔处得到不同速度的风速,以此达到最优风速,使得客车风道在实际应用中达到车内温度的均匀化,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孙虞宁,瞿绪方,高嘉利,韩志昌,杨海,田会臻,翁学峰,林臻扬,刘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