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舱,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舱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1、车辆的发动机舱进气口处一般都设有进气格栅,发动机舱进气格栅能够阻挡杂草、带状垃圾、泥块等杂物的进入,确保发动机舱顺畅进气,同时能抵挡部分撞击,保证发动机的顺利运行。
2、目前,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多采用金属格栅结构,耐腐蚀性较差,生锈时容易影响外观。同时,单层粗金属网状结构的制造成本高,而且金属网的形状轮廓较难控制,导致不同车辆的外观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控制发动机舱进气格栅的形状轮廓,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包括注塑格栅、金属网、钣金骨架,所述注塑格栅的形状与发动机舱进气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金属网设于注塑格栅的凹陷内侧,金属网贴合并固定于注塑格栅上;所述钣金骨架设于金属网的内侧,所述注塑格栅的边缘多个部位分别与钣金骨架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外侧布置注塑格栅,内侧布置金属网及钣金骨架,注塑格栅成型形状容易控制,保证了发动机舱进气格栅的成型外观一致性好,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金属生锈不会影响外观,提高了外观维持寿命。此外,通过金属网贴合并固定于注塑格栅上,便于阻挡杂物,停车时杂物能自行掉落,且容易清理;金属网和钣金骨架可提高格栅整体的韧性,与注塑格栅结合,起到了抗冲击效果。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格栅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金属网上对应每个定位柱的位置设有定位环,定位柱穿过定位环并固定连接。
8、组装时可先通过定位柱与定位环进行定位,组装方便,效率高。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穿过定位环的一端套有金属帽,金属帽与定位环通过打胶固定连接。
10、便于将注塑格栅与金属网固定,且维修时只需清除打胶处即可拆卸,避免破坏注塑格栅上的定位柱,降低维修成本。
11、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格栅的边缘一周设有加强板,加强板与钣金骨架固定连接。
12、便于提高注塑格栅的强度和整体连接强度,使用寿命长,耐冲击性好。
1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上的部分位置与钣金骨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加强板上的其余部分位置与钣金骨架通过自攻螺丝连接。
14、组装时,可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定位和预先固定,再通过自攻螺丝加固连接,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可靠性好。
15、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的上边缘向注塑格栅的内侧方向伸出有至少三块连接板,连接板与钣金骨架通过所述螺栓螺母连接。
16、连接板增加了空间的可操作性,便于组装,同时增加了注塑格栅与钣金骨架之间的连接弹性,不易损坏。
17、进一步的,所述钣金骨架包括沿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沿竖直布置的竖梁,竖梁的上端与第一横梁连接,竖梁的下端与第二横梁连接,第一横梁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与注塑格栅上边缘的加强板连接,第二横梁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与注塑格栅下边缘的加强板连接。
18、组装方便,并且钣金骨架通过多个连接部位能与注塑格栅形成整体,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好。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还分别固定有边梁,边梁沿注塑格栅左右两侧的加强板布置并与加强板连接,边梁的上端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梁连接,第一横梁的中部与注塑格栅上端的加强板端部连接。
20、通过边梁与延伸板,大大提高了进气格栅的强度,多个连接部位可均匀分摊应力,可靠性好。
21、进一步的,还包括机罩固定架,机罩固定架的下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机罩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延伸板上。
22、机罩固定架能够与发动机舱的机罩框架连接,安装方便,整体性好,结构可靠。
23、进一步的,还包括车体连接架,车体连接架的上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上,车体连接架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的上端固定于边所述边梁上。
24、车体连接架能够与车体连接,安装方便,整体性好,结构可靠。
1.一种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格栅(1)、金属网(2)、钣金骨架,所述注塑格栅(1)的形状与发动机舱进气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金属网(2)设于注塑格栅(1)的凹陷内侧,金属网(2)贴合并固定于注塑格栅(1)上;所述钣金骨架设于金属网(2)的内侧,所述注塑格栅(1)的边缘多个部位分别与钣金骨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格栅(1)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柱(3),所述金属网(2)上对应每个定位柱(3)的位置设有定位环,定位柱(3)穿过定位环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穿过定位环的一端套有金属帽,金属帽与定位环通过打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格栅(1)的边缘一周设有加强板(4),加强板(4)与钣金骨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上的部分位置与钣金骨架通过螺栓螺母(5)连接,加强板(4)上的其余部分位置与钣金骨架通过自攻螺丝(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的上边缘向注塑格栅(1)的内侧方向伸出有至少三块连接板(7),连接板(7)与钣金骨架通过所述螺栓螺母(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骨架包括沿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8)、第二横梁(9)以及沿竖直布置的竖梁(10),竖梁(10)的上端与第一横梁(8)连接,竖梁(10)的下端与第二横梁(9)连接,第一横梁(8)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与注塑格栅(1)上边缘的加强板(4)连接,第二横梁(9)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与注塑格栅(1)下边缘的加强板(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9)的两端还分别固定有边梁(11),边梁(11)沿注塑格栅(1)左右两侧的加强板(4)布置并与加强板(4)连接,边梁(11)的上端设有延伸板(12),延伸板(12)的一端与第一横梁(8)连接,第一横梁(8)的中部与注塑格栅(1)上端的加强板(4)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罩固定架(13),机罩固定架(13)的下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8)上,机罩固定架(13)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支板(14),第一支板(14)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延伸板(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体连接架(15),车体连接架(15)的上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9)上,车体连接架(15)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支板(16),第二支板(16)的上端固定于边所述边梁(1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