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气囊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2702发布日期:2024-06-27 11:5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副驾气囊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气囊,特别是涉及一种副驾气囊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均配置有面积较大的中控屏和副驾驶屏;而中控屏尺寸大,副驾多媒体大屏高度大的情况下,气囊的布置位置会被挤压,其与中控屏和挡风玻璃的距离都在缩小,造成气囊与乘员距离过大。在这种整车环境中,气囊点爆时,容易发生乘员保护不充分的问题,甚至造成风挡破裂,中控屏碎裂等新的问题,使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驾气囊及其汽车,其保证了在碰撞时对乘员的充分保护,主布片的面积小于副布片,使主布片在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较小,不会对屏幕产生损伤,防止碰撞时造成风挡破裂,中控屏碎裂等新的问题,使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驾气囊,包括:

3、主布片,所述主布片控制朝向屏幕的气囊距离,所述主布片包括第一缝纫边;

4、副布片,所述副布片控制朝向乘员的气囊距离,所述副布片包括第二缝纫边、第三缝纫边和第四缝纫边,所述第二缝纫边与所述第三缝纫边在气囊安装前缝合在一起,所述第四缝纫边与所述第一缝纫边缝合在一起,所述主布片和所述副布片缝合形成有密封的容纳腔;

5、气体发生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副驾气囊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布片与副布片的缝合组成气囊主体,主布片的尺寸和形状控制碰撞时气囊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副布片的尺寸和形状控制碰撞时气囊朝向乘员方向的激发距离;通过主布片的第一缝纫边和副布片的第四缝纫边缝合组成密封的气囊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由于副布片的激发距离较远,因此副布片还设置有第三缝纫边和第四缝纫边进行副布片的缝合,以使副布片可朝向乘员方向激发更远距离,保证了在碰撞时对乘员的充分保护,主布片的面积小于副布片,使主布片在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较小,不会对屏幕产生损伤,防止碰撞时造成风挡破裂,中控屏碎裂等新的问题,使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所述主布片的宽度由乘员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和中控屏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决定。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设所述主布片的宽度为b,乘员在碰撞触发后50-60ms内朝向中控屏方向移动的距离为y,气囊的收缩率为a,其中

9、b≤2*y*2/a。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乘员在碰撞触发后朝向中控屏方向移动的距离的y的范围为100mm-150mm。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所述副布片的宽度由乘员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和乘员在发生碰撞时朝向气囊方向的位移决定。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设所述副布片的长度为a,乘员离副驾气囊的初始距离为x,乘员在碰撞触发后50-60ms内朝向副驾气囊的移动距离为c,其中

13、a≥x-c。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乘员离副驾气囊的初始距离x的范围为800mm-1000mm,乘员在碰撞触发后朝向副驾气囊的移动距离c的范围为300mm-500mm。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驾气囊,所述主布片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对称的弯折点。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副驾气囊。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汽车设置有副驾驶屏幕,副驾驶屏幕上方或侧方设置有副驾驶气囊,通过主布片与副布片的缝合组成气囊主体,主布片的尺寸和形状控制碰撞时气囊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副布片的尺寸和形状控制碰撞时气囊朝向乘员方向的激发距离;通过主布片的第一缝纫边和副布片的第四缝纫边缝合组成密封的气囊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由于副布片的激发距离较远,因此副布片还设置有第三缝纫边和第四缝纫边进行副布片的缝合,以使副布片可朝向乘员方向激发更远距离,保证了在碰撞时对乘员的充分保护,主布片的面积小于副布片,使主布片在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较小,不会对屏幕产生损伤,防止碰撞时造成风挡破裂,中控屏碎裂等新的问题,使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布片的宽度由乘员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和中控屏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设所述主布片的宽度为b,乘员在碰撞触发后50-60ms内朝向中控屏方向移动的距离为y,气囊的收缩率为a,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乘员在碰撞触发后朝向中控屏方向移动的距离的y的范围为100mm-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布片的宽度由乘员离副驾气囊的距离和乘员在发生碰撞时朝向气囊方向的位移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副布片的长度为a,乘员离副驾气囊的初始距离为x,乘员在碰撞触发后50-60ms内朝向副驾气囊的移动距离为c,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乘员离副驾气囊的初始距离x的范围为800mm-1000mm,乘员在碰撞触发后在朝向副驾气囊的移动距离c的范围为300mm-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布片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对称的弯折点。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副驾气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气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副驾气囊及其汽车,其中副驾气囊包括:主布片,主布片控制朝向屏幕的气囊距离,主布片包括第一缝纫边;副布片,副布片控制朝向乘员的气囊距离,副布片包括第二缝纫边、第三缝纫边和第四缝纫边,第二缝纫边与第三缝纫边在气囊安装前缝合在一起,第四缝纫边与第一缝纫边缝合在一起,主布片和副布片缝合形成有密封的容纳腔;气体发生装置,其设置于容纳腔中。副布片可朝向乘员方向激发更远距离,保证了在碰撞时对乘员的充分保护,主布片的面积小于副布片,使主布片在朝向屏幕方向的激发距离较小,不会对屏幕产生损伤,防止碰撞时造成风挡破裂,中控屏碎裂等新的问题,使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于琦,崔合军,杨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