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身制造,具体地涉及一种衣帽架,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该衣帽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在双碳政策和电动车市场的持续推动下,车身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三厢车车身衣帽架多使用钢材冲压件,轻量化效果差,并且结构复杂,零件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衣帽架及车辆,以解决或缓解至少部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2、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之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衣帽架,用于车辆,所述衣帽架包括横梁和自所述横梁向所述车辆的后备箱延伸的主板;所述主板由复合材料板一体成型,并且所述主板朝向所述后备箱的表面形成所述后备箱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横梁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且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叠置于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分别由复合材料板一体成型并且构造成沿背离彼此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截面为盒形的所述横梁。
3、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板为由玻璃纤维和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的板。
4、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包括横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接合边以及所述两个第一接合边之间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板包括横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接合边以及所述两个第二接合边之间的第二凸出部;所述两个第一接合边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接合边叠置并接合,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构造成背离彼此弯折地凸出。
5、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合边和所述第二接合边经由涂覆于两者之间的胶合剂和/或穿过两者的铆钉接合。
6、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一个一体成型。
7、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衣帽架构造有与所述车辆的金属板件固定装配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构造有与所述金属板件上的第二装配孔对准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径,所述装配部和所述金属板件经由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压铆组件装配在一起。
8、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压铆组件包括螺栓和压铆螺母,所述压铆螺母包括与所述螺栓匹配的螺纹孔柱以及自所述螺纹孔柱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螺母凸缘,所述螺母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
9、所述压铆螺母从所述装配部的背对所述金属板件的一侧,以所述螺纹孔柱压铆到所述第一装配孔中,并且以所述螺母凸缘抵靠所述装配部,所述螺栓从所述金属板件的背对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插入并螺纹连接到所述螺纹孔柱。
10、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压铆组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压铆衬套,所述压铆衬套包括中空筒柱以及自所述中空筒柱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衬套凸缘,所述衬套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
11、所述压铆衬套从所述装配部的背对所述金属板件的一侧,以所述中空筒柱压铆到所述第一装配孔中,并且以所述衬套凸缘抵靠所述装配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铆衬套、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12、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两个横向端部配置成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的侧部骨架,以使所述横梁与所述侧部骨架形成半环形支承框。
13、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之一,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方面所述的衣帽架,并且包括位于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的侧部骨架,所述侧部骨架构造有朝向所述横梁延伸并与所述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截面为盒型的连接架。
14、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骨架构造有与所述主板的横向两侧的边缘匹配并固定连接侧边沿。
15、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后边梁,所述主板的与所述横梁相对的边缘固定连接到所述后边梁。
16、根据本申请的衣帽架及包括所述衣帽架的车辆,通过采用复合材料提高了衣帽架的结构强度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并且零部件少、集成度高,实现了衣帽架的轻量化,优化了车内空间布局,提高了车辆实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1.一种衣帽架,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架包括横梁和自所述横梁向所述车辆的后备箱延伸的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板为cfrtp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包括横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接合边以及所述两个第一接合边之间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板包括横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接合边以及所述两个第二接合边之间的第二凸出部;所述两个第一接合边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接合边叠置并接合,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构造成背离彼此弯折地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边和所述第二接合边经由涂覆于两者之间的胶合剂和/或穿过两者的铆钉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一个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架构造有与所述车辆的金属板件固定装配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构造有与所述金属板件上的第二装配孔对准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内径,所述装配部和所述金属板件经由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压铆组件装配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组件包括螺栓和压铆螺母,所述压铆螺母包括与所述螺栓匹配的螺纹孔柱以及自所述螺纹孔柱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螺母凸缘,所述螺母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组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压铆衬套,所述压铆衬套包括中空筒柱以及自所述中空筒柱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衬套凸缘,所述衬套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个横向端部配置成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的侧部骨架,以使所述横梁与所述侧部骨架形成半环形支承框。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帽架,并且包括位于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的侧部骨架,所述侧部骨架构造有朝向所述横梁延伸并与所述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截面为盒型的连接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骨架构造有与所述主板的横向两侧的边缘匹配并固定连接侧边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后边梁,所述主板的与所述横梁相对的边缘固定连接到所述后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