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球头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智能化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各类智能化配置与功能的开发,需要随时跟进车辆运行过程中整车的高度以及变化。
2、在现有技术中,整车高度的检测通常采用专门的高度位置传感器,其利用机械杠杆的原理来折算车辆的高度,不仅结构复杂,占用整车布置空间大,而且杠杆类部件容易出现老化失效,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悬架球头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动态高度的测量占用空间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架球头结构,该悬架球头结构包括球头座、球头销、球头垫以及球头盖,所述球头盖连接于所述球头座的一端并与所述球头座围设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球头销活动连接于所述球头垫并通过所述球头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球头垫包括支撑部和抵接部,所述支撑部套设于所述抵接部的外周,并与所述抵接部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球头销的装配腔;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感应头和支线束,所述感应头设于所述装配腔内,且所述感应头的一端抵设于所述球头销,用于获取所述球头销的空间位置信号,另一端通过所述支线束信号连接于控制器;其中,所述抵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形变槽,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抵接部的中部,所述形变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抵接部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支线束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形变槽设置。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头沿所述抵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支线束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和所述感应头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形变槽。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主线束,每一所述支线束远离所述感应头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主线束。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插接件,所述球头盖对应所述插接件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件安装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主线束信号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盖开设有容纳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并用于供所述支线束穿设,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主线束和所述支线束。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呈弧状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设于所述球头销的外周,并与所述球头座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卡簧,所述防尘罩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球头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簧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另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以使所述防尘罩能够通过所述卡簧卡接于所述球头座。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悬架球头结构及车辆,通过将传感器集成在悬架球头结构内,能够利用感应头接收球头销的空间位置变化,并通过支线束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以此标定折算出整车高度,占用空间小,成本低。进一步地,通过在球头垫上的抵接部开设第一通孔和形变槽,能够对抵接部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有利于抵接部发生形变。如此,当将用于连接支线束的第二通孔靠近形变槽设置时,感应头附近的抵接部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能够对感应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感应头受球头销的作用力过大而受损。并且,通过设置支撑部能够对抵接部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既保证了球头垫自身的结构强度,又便于与安装腔连接,有效提高了球头垫的支撑性能和使用寿命。
1.一种悬架球头结构,包括球头座(10)、球头销(20)、球头垫(30)以及球头盖(40),所述球头盖(40)连接于所述球头座(10)的一端并与所述球头座(10)围设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球头销(20)活动连接于所述球头垫(30)并通过所述球头垫(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头(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头(51)沿所述抵接部(32)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50)还包括主线束(53),每一所述支线束(52)远离所述感应头(51)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主线束(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插接件(60),所述球头盖(40)对应所述插接件(60)开设有插接槽(41),所述插接件(60)安装于所述插接槽(41)内并与所述主线束(53)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盖(40)开设有容纳腔以及第三通孔(42),所述第三通孔(42)和所述第二通孔(323)对应设置,并用于供所述支线束(52)穿设,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主线束(53)和所述支线束(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32)呈弧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32)和所述支撑部(31)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防尘罩(70),所述防尘罩(70)套设于所述球头销(20)的外周,并与所述球头座(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球头结构还包括卡簧(80),所述防尘罩(70)开设有第一卡槽(71),所述球头座(10)开设有第二卡槽(11),所述卡簧(80)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71),另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11),以使所述防尘罩(70)能够通过所述卡簧(80)卡接于所述球头座(1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架球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