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3878发布日期:2025-03-17 18:0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电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搭载于车辆的卡钳式电动制动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电动制动装置具备电动马达和直动转换机构。直动转换机构将电动马达产生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且,该电动制动装置通过将与直动转换机构转换的直线运动联动的摩擦件按压至与车轮一起旋转的旋转体,来在车轮产生制动力。另外,该电动制动装置具备检测摩擦件对旋转体的按压力的负载传感器。

2、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21-0002011号公报

3、在上述那样的电动制动装置的制造时的构成部件的组装时,需要进行数目较多的部件间的对位、相位匹配。而且,有这样的对位、相位匹配所需要的作业成为阻碍电动制动装置的生产性的提高的重要因素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动制动装置通过传递机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传递到直动转换机构,在直动转换机构中,将通过传递机构传递的旋转运动从旋转部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动部的直线运动,将与直动部的直线运动联动的摩擦件按压到与车轮一起旋转的旋转体而在车轮产生制动力。另外,该电动制动装置具备:传感器,检测摩擦件对上述旋转体的按压负载,并将与检测到的按压负载对应的信号输出到输出部;连接部,是将上述输出部与控制电动制动装置的控制部电连接的部分;壳体,储存传感器、输出部以及直动转换机构;以及外壳,储存传递机构、控制部以及连接部。而且,该电动制动装置在组装壳体与外壳时,通过使直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与传递机构机械咬合来制造。并且,该电动制动装置中的旋转部与传递机构的旋转轴线同轴配置,上述传递机构与旋转部直接咬合。另外,输出部以及连接部的一方具有形成为圆环形状或者圆弧形状且以上述旋转轴线为中心配置的被接触部。而且,输出部以及连接部的另一方具有通过在组装了壳体与外壳的状态下与被接触部接触来将输出部与连接部电连接的接触部。

2、上述电动制动装置的被接触部形成为配置为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环形状或者圆弧形状。因此,即使外壳以及壳体的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相位变化某种程度,也不会中断输出部与连接部的电连接。另外,通过接触部与非接触部的接触,将输出部与连接部电连接。因此,在外壳与壳体进行了相对旋转时,输出部与连接部不会干扰。由此,在使旋转部与传递机构啮合之后,也能够使外壳和壳体绕上述旋转轴线相对旋转。由此,在外壳与壳体的组装时,能够通过外壳与壳体的相对旋转实施旋转部与传递机构的相位匹配。因此,上述电动制动装置有使制造时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制动装置,通过传递机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传递到直动转换机构,在上述直动转换机构中,将通过上述传递机构传递的旋转运动从旋转部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动部的直线运动,将与上述直动部的直线运动联动的摩擦件按压至与车轮一起旋转的旋转体而在上述车轮产生制动力,上述电动制动装置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电动制动装置具有储存负载传感器(34),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直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的壳体、和组装于该壳体的外壳。外壳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传递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的传递机构,直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与传递机构机械啮合。在这样的电动制动装置中,在负载传感器(34)设置配置为以直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的旋转轴线(O)为中心的圆环形状的第一端子(35),并且在外壳设置通过与第一端子(35)的接触与该第一端子(35)电连接的第二端子。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