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5834发布日期:2024-04-30 17:2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


背景技术:

1、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也是配电盒的一种。bdu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箱内保护电池模块,是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是电动汽车高压电路系统重要的保护模块,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协调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管理系统,dc/dc,电空调,电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等高压附件的功能转换和能量分配。现有的电池包断路单元中的,继电器的设置通常带有外壳,将其安装在电池包断路单元中,不仅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需要用到点胶技术,制造成本高。2芯高压插件通常被安装在电池包铝壳板上,需要用转接铜排连接bdu,此时bdu与2芯高压插件之间的转接铜排和锁付螺栓就会增加成本,并且转接铜排和锁付点会增加回路内阻,当bdu工作时,该位置的发热量高,从而增加了bdu和电池包的温升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成本低,散热性能好,并且取消电池包断路单元与2芯高压插件之间的转接铜排和锁付螺栓,可降低成本,减少电池包断路单元的温升压力,同时采用无线束化设计,可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器件以及连接对应电子器件的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主继电器;所述主继电器为无外壳的继电器芯体;所述继电器芯体是由触点部分和磁路部分以触点部分在上磁路部分在下分布方式组装在一起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主继电器为卧置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朝向壳体的侧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还同时集成有2芯高压插件并通过铜排连接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采用小铜排,所述小铜排集成在所述壳体上。

3、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继电器芯体呈侧卧适配在所述盒体的容纳槽中并与盒体相固定;所述继电器芯体的头部的触点部分设有向外凸伸的两个静触点端子,所述静触点端子通过螺栓固接铜排以实现继电器与高压回路连接。

4、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均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和盒体中,在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连接点还设有对插端子,所述对插端子与对应的小铜排相连接。

5、所述电子器件还包括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熔断器和分流器;所述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熔断器和分流器分别安装在所述盒体中;用于连接电子器件之间的主回路铜排分布在盒体的侧面。

6、所述主继电器包括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各一个触点连接的铜排从盒体的侧面与同一侧面的2芯高压插件相连接。

7、所述的2芯高压插件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侧面。

8、所述主回铜排的部分位置处还设有导热垫,以实现降低产品温升的作用。

9、所述盒体的侧部还设有用于散热的导热陶瓷片,所述导热陶瓷片紧贴所述盒体的侧壁内侧,所述导热垫夹在所述导热陶瓷片与主回路铜排之间;在所述盒体的侧壁外侧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导热垫。

10、所述高压采样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中,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盒体中;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处于壳体的顶部区域,所述主回路铜排位于盒体的中间位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发明由于采用所述主继电器为无外壳的继电器芯体;所述继电器芯体是由触点部分和磁路部分以触点部分在上磁路部分在下分布方式组装在一起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主继电器为卧置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朝向壳体的侧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还同时集成有2芯高压插件并通过铜排连接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采用小铜排,所述小铜排集成在所述壳体上。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去除了继电器的外壳,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量,减少了继电器的重量和成本,并且能够帮助继电器更好的散热。本发明还取消电池包断路单元与2芯高压插件之间的转接铜排和锁付螺栓,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由于转接铜排和锁付点的减少,回路内阻变小,当电池包断路单元工作时,该位置的发热量会降低,从而可减少电池包断路单元和电池包的温升压力。同时采用无线束化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13、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继电器芯体呈侧卧适配在所述盒体的容纳槽中并与盒体相固定。本发明的这种结构,使盒体充当了继电器芯体的外壳,可以保护去壳化继电器的零件安全,避免在电池包断路单元受到振动冲击时,继电器功能失效。

14、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均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和盒体中,在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连接点还设有对插端子,所述对插端子与对应的小铜排相连接。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实现去线束化设计,使得电池包断路单元整体装配更加简单,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使生产效率更高。

15、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所述主回铜排的部分位置处还设有导热垫,以实现降低产品温升的作用。所述盒体的侧部还设有用于散热的导热陶瓷片,所述导热陶瓷片紧贴所述盒体的侧壁内侧,所述导热垫夹在所述导热陶瓷片与主回路铜排之间;在所述盒体的侧壁外侧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导热垫。本发明的这种结构,直接将主回路铜排上的热量导出至电池包断路单元外侧,帮助电池包断路单元散热,并且导热陶瓷片具有绝缘性,可以防止主回路铜排上的电流逃至电池包断路单元外侧,造成人员触电风险。

16、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中,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盒体中。本发明的这种结构,使得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实现了分离,互不干扰,保证回路安全。

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不局限于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器件以及连接对应电子器件的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主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继电器为无外壳的继电器芯体;所述继电器芯体是由触点部分和磁路部分以触点部分在上磁路部分在下分布方式组装在一起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主继电器为卧置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朝向壳体的侧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还同时集成有2芯高压插件并通过铜排连接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采用小铜排,所述小铜排集成在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继电器芯体呈侧卧适配在所述盒体的容纳槽中并与盒体相固定;所述继电器芯体的头部的触点部分设有向外凸伸的两个静触点端子,所述静触点端子通过螺栓固接铜排以实现继电器与高压回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均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和盒体中,在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的连接点还设有对插端子,所述对插端子与对应的小铜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还包括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熔断器和分流器;所述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熔断器和分流器分别安装在所述盒体中;用于连接电子器件之间的主回路铜排分布在盒体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继电器包括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各一个触点连接的铜排从盒体的侧面与同一侧面的2芯高压插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芯高压插件固定在所述盒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所述主回铜排的部分位置处还设有导热垫,以实现降低产品温升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侧部还设有用于散热的导热陶瓷片,所述导热陶瓷片紧贴所述盒体的侧壁内侧,所述导热垫夹在所述导热陶瓷片与主回路铜排之间;在所述盒体的侧壁外侧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导热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采样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上盖中,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的小铜排通过注塑成型方式集成在所述盒体中;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处于壳体的顶部区域,所述主回路铜排位于盒体的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卧式安装的电池包断路单元,所述主继电器为无外壳的继电器芯体;所述继电器芯体是由触点部分和磁路部分以触点部分在上磁路部分在下分布方式组装在一起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主继电器为卧置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朝向壳体的侧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还同时集成有2芯高压插件并通过铜排连接继电器芯体的触点部分;所述高压采样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均采用小铜排,所述小铜排集成在所述壳体上。本发明成本低,散热性能好,并且取消电池包断路单元与2芯高压插件之间的转接铜排和锁付螺栓,可降低成本,减少电池包断路单元的温升压力,同时采用无线束化设计,可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邵哲伟,周吉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