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机器人及充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4429发布日期:2024-05-09 21: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换电机器人及充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换电,具体涉及一种换电机器人及充换电站。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蓬勃发展,路上新能源车辆的可见度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补能问题也深度困扰着厂商和车主。换电作为一种可行的补能方式,以其补能时间短、体验好等优势被人们所认可。但是,由于车辆的开发平台不同,纯电动车的尺寸和电池的规格等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导致充换电站很难兼容多种规格的电池更换。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一种方案是将充换电站内的换电机器人进行改造,在换电机器人上加装可移动的加解锁机构,例如在固定设置的加解锁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可以平移的加解锁机构、可以升降的加解锁机构以及可以同时平移和升降的加解锁机构等,以此来使得换电机器人适配多种车辆和电池。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换电机器人的换电兼容性,但是受限于换电机器人的布置空间和加解锁机构的可移动范围较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换电机器人的换电兼容性仍然不足。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换电机器人存在的换电兼容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包括:

2、本体;

3、电池承载部,所述电池承载部通过对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电池承载部上设置有多个加解锁机构,所述电池承载部被设置成能够承载动力电池,所述加解锁机构被设置成能够对待换电车辆的动力电池加解锁;

4、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并且所述控制部同时与多个所述加解锁机构连接,所述控制部被设置成能够控制多个所述加解锁机构动作。

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池承载部与本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换电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承载部的方式来适配不同规格的车辆和电池,可以明显提升换电机器人的换电兼容性,使得换电机器人覆盖更多型号的车辆和电池,达到车型全覆盖。通过在电池承载部上设置控制部,可以实现一机一控,减小对控制部的算力需求,通过控制部同时与多个加解锁机构连接,可以实现控制部对所有的加解锁机构进行集中控制,节约成本。

6、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承载部包括固定框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加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

7、控制部设置于固定框,可以提升控制部的连接稳定性。

8、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电机器人还包括供电模块公端和供电模块母端,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电池承载部并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公端能够与所述供电模块母端电连接。

9、通过设置供电模块公端和供电模块母端,可以通过二者的对接实现对控制部和加解锁机构的供电,降低换电机器人的结构复杂度。

10、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公端和对接母端,所述对接公端和所述对接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所述对接公端与所述对接母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接并锁紧,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对接公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对接母端;或者

11、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插头端和插座端,所述插头端和所述插座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所述插头端具有沿水平方向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所述插头端被设置成在处于所述伸出状态时与所述插座端配合插接并因此使得所述电池承载部与所述本体锁定,在处于缩回状态时与所述插座端分离并因此使得所述电池承载部可脱离所述本体。

12、供电模块公端和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对接公端,另一个设置于对接母端,可以利用对接机构的对接过程实现供电模块公端与供电模块母端之间的对接,提高对接精度。

13、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包括底部框架、升降机构和连接框,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所述连接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连接框的上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下侧。

14、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伺服控制器和/或编码器;并且/或者

15、所述多个加解锁机构中,至少部分所述加解锁机构可移动设置。

16、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提升电池承载部的兼容性。

17、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电机器人还包括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并且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18、通过设置辅助电源,可以在非换电状态或断电时利用辅助电源对控制部供电,防止控制部断电报错,提高换电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19、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电源可可充电电源。

20、在上述换电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设置于电池承载部的那一个还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的充电接口连接。

21、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利用设置于电池承载部的供电模块公端或母端实现对可充电电源的充电。

2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换电站,所述充换电站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机器人。

23、本申请的充换电站,通过设置上述换电机器人,使得换电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承载部的方式来适配不同规格的车辆和电池,可以明显提升充换电站的换电兼容性,使得充换电站可以为更多型号的车辆换电,达到车型全覆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包括固定框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加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机器人还包括供电模块公端和供电模块母端,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电池承载部并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公端能够与所述供电模块母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公端和对接母端,所述对接公端和所述对接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所述对接公端与所述对接母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接并锁紧,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对接公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对接母端;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部框架、升降机构和连接框,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所述连接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连接框的上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伺服控制器和/或编码器;并且/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机器人还包括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并且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可可充电电源。

9.根据间接引用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公端和所述供电模块母端中设置于电池承载部的那一个还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的充电接口连接。

10.一种充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换电站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机器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充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机器人及充换电站。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换电机器人存在的换电兼容性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换电机器人包括:本体;电池承载部,电池承载部通过对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本体,电池承载部上设置有多个加解锁机构,电池承载部被设置成能够承载动力电池,加解锁机构被设置成能够对待换电车辆的动力电池加解锁;控制部,控制部设置于电池承载部,并且控制部同时与多个加解锁机构连接,控制部被设置成能够控制多个加解锁机构动作。本申请的换电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承载部的方式来适配不同规格的车辆和电池,明显提升换电机器人的换电兼容性,使得换电机器人覆盖更多型号的车辆和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周肖鸿,杨潮,邹积勇,徐余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