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冷却,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从事中长途、干线物流运输的商用车用户往往面临山高坡陡、高原的路况,为追求车辆运营效率及燃油经济性,从而产生对大功率发动机的需求,大功率发动机意味着更大的散热量需求、更强的冷却性能需求。
2、然而传统商用车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风扇护风圈等组成,散热器作为传统商用车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散热性能直接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此外对冷却性能影响较大的还包括前围格栅,它直接影响冷却系统的进风量及进风形式。在车辆行驶时,冷却空气由前围格栅进入车辆内部,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冷却后,经由冷却风扇流通至出风口。相关商用车中,在气流从前围格栅流通至散热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流逸散的现象,使得通风量较低,且散热器在工作时前后存在压差,容易导致热空气回流至前部,使得性能表现不佳,难以满足大功率发动机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气流出现气流逸散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通风量,能够削弱散热器在工作时前后存在压差,而导致的热空气回流至前部的现象,同时能够降低空气阻力的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2、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包括:
3、前围格栅,所述前围格栅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4、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前围格栅相对且间隔地设置;
5、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前围格栅之间的底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沿所述散热器的周向依次设置;
6、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三导流板共同围设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散热器。
7、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流组件,气流通过前围格栅的进气孔进入到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将进入的气流导流至散热器,以对散热器进行降温,且导流通道可有效降低气流经由导流通道进入散热器的过程中出现气流逸散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通风量,同时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沿散热器的周向依次设置,可削弱散热器在工作时前后存在压差,而导致的热空气回流至前部的现象,同时能够降低空气阻力,能够满足大功率发动机的散热需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前围格栅均密封连接。
9、通过将导流组件与散热器及前围格栅均密封连接,能够保证导流组件与散热器及前围格栅的连接密封性,使得导流通道能够将进入的气流完全包裹,有效防止气流经由导流通道进入散热器的过程中出现气流逸散的现象,从而使气流充分地流通至向散热器,加快了散热器的冷却降温速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
11、通过将底板与第一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能够保证底板与第一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的连接密封性,有效防止气流经由导流通道进入散热器的过程中出现气流逸散的现象,提高导流效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且能够与所述前围格栅可拆卸连接。
13、可在安装时,先预先将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固定连接于散热器上,然后将连接后的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及散热器整体安装于前围格栅上,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围格栅上,且能够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相抵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及底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底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朝向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倾斜设置。
17、通过将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倾斜设置,可最大化进气面积,同时能够加快气流速度,以使气流更快的到达散热器处,保证散热器的冷却速度。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上至少具有一朝向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部,用于将气流导向至所述散热器。
19、通过设置弧形导流部,在增加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的刚度及强度的同时,又能够缓解气流压力,保证气流的充分导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呈梭形。
21、通过将进气孔设置为梭形,梭形的进气孔能够降低同样风量下的压力损失,减小空气阻力,增大通风面积,能够增加空气流量,提高通风性能。
2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前围格栅均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且能够与所述前围格栅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围格栅上,且能够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及底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朝向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及所述第三导流板上至少具有一朝向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部,用于将气流导向至所述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呈梭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