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座舱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当前的智能座舱系统通常需要乘客进入车内后才能进行信息采集和控制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便利性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2、现有的智能座舱系统大多需要在乘客进入车内后才能采集到足够的信息来进行个性化设置,或者调整设备仅包含座椅等设备不涉及媒体系统,这导致在乘客进入车辆前的阶段,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于身材高大或特殊的乘客,需要在进入车内后手动调节座椅、方向盘、空调、屏幕亮度、音乐播放等设备,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便。现有技术无法在乘客进入车辆前就根据乘客的偏好进行座舱配置,这限制了智能座舱系统的个性化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客需进入车内才能调节座舱配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检测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预设门锁触发的解锁操作;
4、当检测到所述解锁操作时,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5、将所述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信息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6、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确定目标控制场景,并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场景调节所述目标车辆的座舱配置参数。
7、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包括:
8、调用所述目标车辆中的信息采集设备;
9、利用所述信息采集设备检测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物特征;
10、将检测到的所述生物特征记录为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11、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12、在预存信息库中遍历预存信息,其中,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设生物信息以及所述预设生物信息对应的控制场景;
13、确定多个所述预存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预设生物信息;
14、若存在所述目标预设生物信息,则确定所述对比结果为匹配成功;
15、或,若不存在所述目标预设生物信息,则确定所述对比结果为匹配失败。
16、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确定目标控制场景,包括:
17、若所述对比结果为匹配成功,则从所述目标预设生物信息对应的目标预存信息中携带的控制场景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场景;
18、若所述对比结果为匹配失败,则将默认控制场景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场景。
19、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场景调节所述目标车辆中座舱内的配置参数,包括:
20、读取所述目标控制场景中的参数设定;
21、基于所述参数设定,生成对应的调节指令;
22、将所述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车辆中对应的座舱配置模块;
23、利用所述座舱配置模块调整所述调节指令指示的配置参数。
24、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默认控制场景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场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5、显示设定控制场景的第一提示信息;
26、检测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反馈响应;
27、基于所述反馈响应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同意触发新场景设定机制;
28、若所述用户同意触发所述新场景设定机制,则基于所述新场景设定机制在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完成目标参数配置后,将所述目标参数作为控制场景,将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作为预存信息,关联保存至所述预存信息库;
29、或,若所述用户不同意触发所述新场景设定机制或者无响应,则删除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30、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1、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外部环境信息;
32、基于所述外部环境信息确定环境变化量;
33、将所述环境变化量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环境变化量达到所述预设阈值,则生成第二提示信息;
34、若接收到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确认响应,则根据自动调整策略调节所述目标车辆中座舱内的配置参数。
35、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6、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预设门锁触发的解锁操作;
37、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解锁操作时,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38、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信息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39、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确定目标控制场景,并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场景调节所述目标车辆的座舱配置参数。
4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
41、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
4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用户解锁车辆时采集其生物识别信息,并与预存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能够在用户进入车辆之前就确定其身份,并根据其身份自动调整座舱配置。提高了用户体验,因为用户无需在进入车内后手动调整各项设置,可以根据其个人偏好自动完成配置,通过预先设定并存储用户的个性化配置,当用户解锁车辆时,自动调整到用户之前预存的配置,包括座椅位置、音乐播放列表、温度设置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驶环境。
4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准确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车辆,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自动调整座舱配置的功能也使用户无需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手动设置,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通过预存信息库可以存储多个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对应的控制场景,能够支持多用户,并且便于未来扩展新的用户和功能。同时,根据外部环境信息自动调整座舱配置,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用户需求。
1.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确定目标控制场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场景调节所述目标车辆中座舱内的配置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默认控制场景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场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智能座舱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