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天幕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车内环境舒适度要求的逐步提高,汽车市场对车辆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空调系统是车辆的必备装置,可用于调整车辆内的环境温度,例如制冷或制热。空调开启的初始阶段,无法实现有效的制冷或制热,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天幕组件,所述天幕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向车内空间吹风或向车外空间吹风的转换,有利于调节车辆内的温度并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天幕组件。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幕组件,包括:天幕透光件和出风组件,所述天幕透光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天幕透光件上且包括壳体和调节装置。所述壳体上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车辆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车辆外部空间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调节装置可选择的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另一个。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幕组件,通过在天幕组件内设置具有流体通道的天幕透光件和出风组件,且在出风组件的壳体上设置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风口、与车辆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车辆外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有利于流体通道内的气流流动,能够增强天幕透光件的温度调节效果,进而可以提高天幕透光件对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温效果以及天幕组件对车辆内部温度的调节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可选择的打开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并关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中的另一个的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向车内空间吹风或向车外空间吹风的转换,结构简单易实现。同时有利于车辆内温度的调节,从而可以提升车辆内温度的舒适性,进而提升乘车人员的体验感。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挡风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挡风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可选择的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挡风板连接。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连接;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齿条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齿条连接;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杆和螺母件,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件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螺母件连接。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螺钉柱,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螺钉柱配合的螺钉孔。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挡风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动导轨。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的两侧,所述滑动导轨为对应的两个。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相对的两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风组件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的进口轴线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轴线呈90度设置。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且连通,所述鼓风机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进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的进口和所述进风口同心设置且所述进口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进风口的内径。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内循环口和外循环口,所述内循环口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外循环口与所述车辆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循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循环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内循环口和所述外循环口分别朝向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配合面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幕透光件包括:上层透光件和下层透光件,所述下层透光件位于所述上层透光件下方且间隔设置并限定出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上层透光件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下层透光件外侧。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凹槽与所述上层透光件的下表面共同限定出集风腔,所述集风腔的朝向所述上层透光件中心的一侧敞开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集风腔和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将从所述开口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进风口。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天幕透光件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天幕组件。
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内设置设有具有流体通道的天幕透光件和上述的出风组件的天幕组件,当进风口与车辆内部空间连通时,可以实现车辆的内循环或车辆的外循环,当进风口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连通时,可以实现向车内空间吹风或向车外空间吹风的转换。结构简单易实现,同时有利于车辆内温度的调节,从而可以提升车辆内温度的舒适性,进而提升乘车人员的体验感。
2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螺钉柱,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螺钉柱配合的螺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挡风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动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的两侧,所述滑动导轨为对应的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进口轴线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轴线呈90度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且连通,所述鼓风机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进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进口和所述进风口同心设置且所述进口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进风口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内循环口和外循环口,所述内循环口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外循环口与所述车辆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循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循环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配合面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透光件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凹槽与所述上层透光件的下表面共同限定出集风腔,所述集风腔的朝向所述上层透光件中心的一侧敞开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集风腔和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将从所述开口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进风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天幕透光件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幕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