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96488发布日期:2024-09-27 16:2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扶手用于乘员乘坐时,给予悬空的胳膊支撑休息。扶手一般通过铰链机构与座椅相连接,扶手可以通过铰链机构的旋转进行旋转开合。目前的铰链机构大多为从座椅靠背做130°区间翻转,使用时,必须翻转到最大角度,然后反向翻转出现“咔咔”声后,方能让扶手停顿,提供手臂支撑,影响应用时候的舒适感。扶手在应用场景中,要求旋转回去和座椅齐平的位置即隐藏位置,向工作位置转出时有一个很大的阻止力,目的是为了避免扶手处于隐藏位置,防止汽车急刹车等场景时,扶手被冲击力转出,误伤到乘客。扶手在转出隐藏位置后,在进入换挡工作位置之前,需要一个阻尼力,以防止扶手在启动、刹车时候随意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扶手运动结构及汽车。

2、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3、固定轴;以及

4、铰链结构;

5、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壳体、齿盘、导向圈、棘爪、固定圈及弹性片,所述固定轴穿设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固定圈固定,所述固定圈配合在所述导向圈内;所述棘爪通过一轴铰接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棘爪于所述轴的一侧设置第一齿部,所述棘爪于所述轴的另一侧被一弹簧所施力,以使所述棘爪在无外力时保持其第一齿部向所述齿盘靠近的趋势;所述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部配合的第二齿部;

6、所述导向圈上设置有导槽,且所述导槽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所述棘爪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脱离,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相对所述第二齿部抬起,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位于隐藏位置;

7、所述弹性片设置于所述导向圈上,所述弹性片上具有一往径向外侧凸出的浮动部,所述齿盘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齿部,所述齿盘的内壁设置凸起部、第一内径部及第二内径部,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一内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及所述第二齿部在所述固定圈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径部,所述凸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内径部向内凸出;

8、所述浮动部推抵在所述第一内径部时,所述定位柱定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二位置;所述浮动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时,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三位置;所述浮动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内径部与第二内径部之间时,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一位置。

9、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圈,而其另一端则抵在导向圈上,而所述浮动部形成于所述弹性片的中部位置,且通过弯折形成。

10、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弹性片通过一固定柱固定至导向圈。

1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弹性片于所述浮动部及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内凹的弯折部。

1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弹性片在所述浮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柱的另一侧呈平直状。

1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导向圈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弹性片在所述浮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柱的另一侧抵靠在所述抵接部。

14、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齿盘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抵接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导向圈的转动幅度。

15、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铰链结构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固定轴分别穿过所述上座及下座,且所述上座与所述下座分别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

16、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下座与所述固定圈过盈配合,以产生径向的抱紧力。

1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弹性片相对于旋转的齿盘进行预压缩,配合凸起部的设置,可以产生隐藏位置向工作位置转出时的一个很大的阻止力;在扶手转出隐藏位置后,弹性片与第一内径部和/或第二内径部之间存在压缩量,从而让齿盘和其他相对转动件之间产生一个正向力,以对棘爪施力并将其定位;扶手设计要求在换挡位置过特定角度,即旋转角度稍微超过换挡工作角度,可实现再次往最大角度翻转,即符合人体工学的状况下,以最小抬起角度实现再次进行角度调整,为了实现此功能,在结构上采用在齿盘上设计圆周凸轮曲线(即凸起部、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的设计),当扶手旋转角度稍微超过换挡工作角度时,凸轮曲线压缩弹性片产生阻尼力,进而让棘爪抬起脱离第二齿部,实现棘爪空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圈,而其另一端则抵在导向圈上,而所述浮动部形成于所述弹性片的中部位置,且通过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通过一固定柱固定至导向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于所述浮动部及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内凹的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在所述浮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柱的另一侧呈平直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圈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弹性片在所述浮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柱的另一侧抵靠在所述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抵接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导向圈的转动幅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固定轴分别穿过所述上座及下座,且所述上座与所述下座分别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与所述固定圈过盈配合,以产生径向的抱紧力。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扶手运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运动结构及汽车,其中的扶手运动结构包括:固定轴;以及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壳体、齿盘、导向圈、棘爪、固定圈及弹性片,棘爪于轴的一侧设置第一齿部,棘爪于轴的另一侧被一弹簧所施力,以使所述棘爪在无外力时保持其第一齿部向所述齿盘靠近的趋势;所述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部配合的第二齿部;所述导向圈上设置有导槽,且所述导槽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所述棘爪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脱离,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相对所述第二齿部抬起,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槽的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齿部位于隐藏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伟,蓝旭勇,廖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德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