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以及具有该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普及,用户对车辆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混动车型在拥有电动车的操控舒适性的基础上又兼顾了燃油车的续航优点,可减少客户的续航焦虑,被市场进一步认可。混动车型设置有热管理系统,且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动车型的续航里程,越来越多的混动车型设置有空调热泵系统。混动车型的间接热泵空调系统中水冷冷凝器通常经由中温冷却回路中冷却液进行冷却,此水回路中通常包含中冷冷却器、油冷器及电机冷却器等,发动机及电机同时工作时,水路中热量较大,导致水冷冷凝器进水温度高且进水流量小,进而导致降温工况时水冷冷凝器冷却能力不足,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可提高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的冷却能力,保证热管理系统各工况下的运行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流路和采暖流路,所述冷媒流路中设有压缩机,所述采暖流路与暖风芯体相连;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安装于前格栅处,所述水冷冷凝器用于与所述采暖流路换热,所述风冷冷凝器和所述水冷冷凝器并联分布且均可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与水冷冷凝器并联分布的风冷冷凝器,进而使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可分别作用于热管理系统的不同工况,保证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的冷却能力,进而可保证热管理系统各工况下的运行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4、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流路和/或电驱流路,所述蒸发器包括换热蒸发器和空调主机蒸发器,所述换热蒸发器和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并联分布且均可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换热蒸发器适于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进行换热,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适于连接于空调主机。
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并联分布,且多个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于车内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空调主机。
6、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换热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第一侧换热流路和蒸发器第二侧换热流路,所述蒸发器第一侧换热流路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蒸发器第二侧换热流路适于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选择性地串联。
7、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中温散热器,所述中温散热器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中;和/或,还包括高温散热器和发动机流路,所述高温散热器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发动机流路中。
8、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中温散热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和所述高温散热器沿前后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前格栅处。
9、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底部形成有过冷区,所述过冷区低于所述中温散热器的底部且形成有过冷迎风面。
10、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所述中温散热器的前侧,所述导风罩形成有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前侧形成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过冷区沿前后方向正对,且所述导风腔的后侧形成有朝向所述过冷迎风面敞开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顶壁构造为从前往后朝上倾斜延伸。
11、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中温散热器的顶部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顶部之间、所述风冷冷凝器的顶部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顶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12、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高温散热器适于与车体相连,所述中温散热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高温散热器;
13、和/或,所述风冷冷凝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高温散热器;
14、和/或,所述中温散热器和所述风冷冷凝器均通过第三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高温散热器。
1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第一侧换热流路和冷凝器第二侧换热流路,所述冷凝器第一侧换热流路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冷凝器第二侧换热流路适于与所述暖风芯体选择性地串联。
1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18、所述车辆和上述的热管理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相同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流路和/或电驱流路,所述蒸发器包括换热蒸发器和空调主机蒸发器,所述换热蒸发器和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并联分布且均可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换热蒸发器适于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进行换热,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适于连接于空调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并联分布,且多个所述空调主机蒸发器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于车内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空调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第一侧换热流路和蒸发器第二侧换热流路,所述蒸发器第一侧换热流路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蒸发器第二侧换热流路适于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选择性地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温散热器,所述中温散热器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电池流路和/或所述电驱流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散热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和所述高温散热器沿前后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前格栅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底部形成有过冷区,所述过冷区低于所述中温散热器的底部且形成有过冷迎风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安装于所述中温散热器的前侧,且所述导风罩具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顶壁的至少部分构造为从前往后朝上倾斜且使上端连接至所述中温散热器的顶部,所述出风口的内底壁的至少部分构造为从前往后朝下倾斜且使下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底部,所述进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过冷区沿前后方向正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散热器的顶部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顶部之间、所述风冷冷凝器的顶部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顶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散热器适于与车体相连,所述中温散热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高温散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第一侧换热流路和冷凝器第二侧换热流路,所述冷凝器第一侧换热流路适于选择性地串联于所述冷媒流路中,所述冷凝器第二侧换热流路适于与所述暖风芯体选择性地串联。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